中國日報網消息:“有女要嫁星級戶,星級農戶靠得住”是近年來流傳在四川宜賓縣農村的一句口頭禪。
宜賓縣是川滇交界處的農業大縣,有農民89萬。隨著廣大農民的溫飽問題得以保障后,怎么解決農民的精神需求呢?從2003年開始,該縣就在在“三戶”創評的基礎上,在全市率先開展 “十星級農戶”創評活動,以此來統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笆恰卑ǎ鹤窦o守法星、誠實守信星、團結互助星、移風易俗星、家庭美德星、衛生美化星、精神文明星、計生模范星、學用科技星、雙帶致富星。
該縣文明辦主任鄭汝華告訴記者,“十星級農戶”創評有一套嚴格的程序,農戶根據自身需求,對照評選標準,積極創造條件,主動提出爭創星級農戶的申請。評選時,以村為單位,由村組干部、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和老協會成員等組成考評組,對照“十星”評選標準,集中評出星級農戶,最后將評選結果在村組顯眼位置進行為期10天的公示,經過公示、復核后的星級農戶,由村兩委報鄉鎮黨委、政府審定批準,由各村張紅榜公布。星級高的,還敲鑼打鼓上門授牌。自此,農民“追星”在宜賓縣成為新時尚。
今年50歲的公興一組村民鄭海兵就是一個老追星族。老鄭樂呵呵地告訴記著:“我年年都在追星,三星戶的時候,兒媳婦就是沖著星級農戶口碑好從外鄉嫁到我家來的。年年追星家庭年年變樣,我們農民也有了奔頭。從3星戶到5星戶再到8星戶, 到現在修起了400多平米的一樓一底磚瓦房,山上有40畝果樹,圈里養了8個母豬,年收入近10萬元,8口之家其樂融融。去年我把生產搞好了,衛生也搞好了,去年12月評為十星級農戶。牌子掛在家門口,鄉親鄰居都要夸上兩句,我就覺得特別有面子。
據悉,該縣自創評活動開展以來,全縣每年有20余萬農戶參加創評活動,每年評出星級農戶近20萬戶,其中十星級農戶占0.2%,九星級農戶占1.2%,八星級農戶占2.5%。通過評比,如今該縣學用科技、勤儉節約、扶貧幫弱、講道德、講文明、講誠信等蔚然成風,“十星級”戶已經成為農民群眾行為的基本價值取向。
星級農戶評比激發了村民李正權的創業激情。目前,他租了100多畝土地辦起了天竺園林公司,栽種綠化苗木,僅珍惜苗木紅豆育苗就有30萬株,全村180多人在公司打工,年收入近100萬,李正權說:全村600多戶人有300多戶評上了三星以上,大家都很珍惜這個榮譽。明年,我們村要力爭80%都要達到星級農戶標準?!?/p>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 編輯:馬原 柏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