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太原小南關巷子里,百余名樂手吹吹打打,把身著鳳冠霞帔的新娘迎進八抬大轎。長達數百米、身著紅色古裝的迎親隊伍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眼球。人們連連感嘆,很久沒見過這種傳統的中式婚禮了。
10時30分許,記者聞訊趕往小南關巷。還沒進巷子,遠遠就聽到一陣陣敲鑼打鼓聲。走進小南關巷,街上站滿了身著紅色服裝的男男女女,他們有人拿著旗子,有人綁著腰鼓,還有16個人分兩撥抬著兩臺紅色花轎。花轎頂部分別雕刻著龍和鳳,"龍轎"里坐著身著九品官服的新郎李斐,"鳳轎"里坐著鳳冠霞帔的新娘孔婕。"鳳轎"旁還站著一個看上去很富態、很喜慶的媒婆。雖然雨不停地下,但馬路旁依然站著不少看熱鬧的路人。"真稀罕!""這種傳統婚禮很久沒見了!""有創意!"看著迎親隊伍,路人們不時發出感嘆。
李斐告訴記者,以前,他參加過不少朋友的婚禮。那些婚禮多數都是西式婚禮,讓人印象不深刻,和父母商量后,他決定選用中國傳統的婚禮,一方面是把中國的老傳統拿起來,另一方面也是給妻子的一份特殊禮物。除了有八抬大轎、鳳冠霞帔外,結婚典禮也采用傳統儀式,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
"為了辦這場婚禮,可是費了不少勁,以前也見過市區里有抬轎娶親的,但只有4個人抬,而且也只走1公里,我覺得不太滿意,從半年前就開始尋找能辦這種傳統婚禮的地方,最后找到了徐溝的一家藝術團,才定了下來。"李斐的父親告訴記者,辦中國傳統婚禮,主要是考慮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熱鬧。"其實用車隊和用花轎的費用差不多,但車隊不熱鬧,頭車把新人送來就走了,也沒新意。"
除了鼓樂手、抬轎人之外,今天的迎娶隊伍里,腰鼓表演、背棍表演也是吸引人們目光的亮點之一。就此,記者采訪了承辦婚慶儀式的徐溝某藝術團。據團長王培霞稱,今天娶親過程中的節目有八音會、腰鼓表演、背棍表演和鐵棍表演等,約有百余人參與表演。"我們藝術團把傳統文化加到婚禮里已有七八年,前兩年,傳統婚禮還不太熱,每年只承辦十幾次,近幾年來,選用中式婚禮的新人越來越多,有時一個月就出去十三四次,不過,目前太原市區采用這種婚禮形式的新人相對較少,所以大家覺得比較稀罕。"(記者 楊洲芬)
來源:山西晚報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