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4月27日,廣西自治區人民政府在南寧舉行《廣西西江黃金水道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新聞發布會。《規劃》明確指出,到2012年,新增內河港口吞吐能力超過7700萬噸,總吞吐能力達到1億噸以上。
“2020年前,將連接南寧、貴港、梧州、百色、來賓、柳州、崇左七市共1480公里的內河水運主通道全部建成為1000噸級以上航道;將連接桂林、賀州、玉林三市航道建成為300 噸級的地區性重要航道,形成以西江航運干線和右江、紅水河、柳黔江水運通道為主骨架,干支暢通、江海直達,設施較為完善的內河航道網;加快內河港口現代化建設,形成以貴港、梧州、南寧主要港口為核心,百色、來賓、柳州、崇左等地區性港口為重要補充,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明確、設施完善的內河港口體系。” 廣西自治區西江黃金水道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黃華寬告訴記者。
此外,《規劃》中估算了2008年至2012年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為742億元,其中:樞紐和船閘工程552億元,航道工程33億元,港口工程95億元,支持保障系統工程2億元,運力優化工程40億元,護岸綠化工程20億元。近期(2008~2012年)投資406億元,其中樞紐和船閘工程投資249億元,航道工程投資18億元,港口碼頭工程投資77億元,支持保障系統投資2億元,運力優化工程40億元,護岸綠化工程20億元。
據悉,廣西努力爭取把西江黃金水道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明確把西江經濟帶建設提升到廣西區域發展總體布局的基礎上.
相關背景資料:西江黃金水道,是指南寧至廣州航道,其和長江干線并列為我國高等級航道體系的“兩橫”。它是我國西南水運出海大通道重要組成部分,是目前廣西最繁忙的航道,廣西內河運量的90%需經過此段。 2008年10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提出了打造西江黃金水道、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當年11月,廣西自治區書記郭聲琨 率團赴粵,與廣東省簽下《共同加快建設西江黃金水道協議》,兩省區高層就加快推進西江黃金水道建設達成共識。2009年七月,廣西成立西江黃金水道建設領導小組,全面推進西江黃金水道建設。
來源:中國日報廣西記者站(記者 黃菲菲 李秋芳)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