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昌都電視臺后,王暉迅速進入角色,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本著讓天津人民放心、讓西藏人民滿意的宗旨,在工作中他做到了融入當地環境、融入當地生活、融入當地事業,真正與當地各族干部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在全方位調研后,王暉發現昌都電視臺在節目的制作及包裝方式上與內地先進同行存有不小的差距,憑著扎實的知識理論基礎和多年從事電視新聞傳播工作的經驗,他意識到面對電視受眾的分眾化以及來自中央臺和各省級衛星電視的巨大壓力,昌都臺一定要尋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發展之路,在對節目總體格局大幅調整的基礎上,重點通過包裝、片花制作、非線性和線性特技效果的運用等手段和技術,推陳出新,提升節目質量和觀賞效果,自此,拉開了昌都電視臺的全面創新改版。
昌都電視臺共有三個自辦頻道,在王暉的帶領下,首先以漢語頻道為突破口率先進行內容加工和形式創新,進而將改革在昌都臺全面鋪開,他提出了推行電視制作技術革新,開發填補自制節目空白的構想,著手實施了以局部帶動整體的戰略性改革嘗試,同時將有效收視點的概念引入昌都電視,使其成為電視臺朝著效能管理方向前進的核心,確定并實施了“節目未動,策劃先行,策劃將動,包裝先行”創新發展戰略,從頻道整體角度注入電視美學特質,全面提升昌都電視的傳播和收視效果。為了更好地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王暉牽頭啟用了閑置的大演播室,搭建新的演播環境,重新調整布光,制作完成了20多集的新聞訪談特別節目《學習十七大 暢談新昌都》。2007年10月22日節目一經推出,便受到社會各界廣泛稱贊,同時也開創了昌都電視臺建臺以來首次專門為單個節目搭建全新演播環境的歷史,使電視臺在節目制作方式和理念上均取得了全新的突破。
除了業務能力突出之外,作為進藏后任命的昌都電視臺書記、常務副臺長,自己的綜合管理水平也得到了臺內上下和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2008年拉薩發生“3.14”事件以后,王暉帶領全臺干部職工始終走在反對分裂、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各項宣傳工作的前頭,體現出扎實的政治底蘊和冷靜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在工作中廣泛地團結帶領全臺黨員干部群眾,積極帶領編輯記者制作了《團結穩定是福 分裂動亂是禍》系列節目,牽頭策劃、制作了28集文獻型紀錄片《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昌都》,讓全地區干部群眾全面了解西藏特別是昌都歷史,使廣大藏東群眾進一步認清了達賴集團的反動本質,為確保藏東社會局勢基本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
作為全臺一把手的書記,他經常在干部群眾中開展廣泛的談心調研工作,從為干部職工辦實事入手,黨務工作、行政工作兩手抓,確定了“在領導班子內部構建銳意改革創新的和諧進取氛圍,外部構建以人為本的科學化管理體制”的工作新思路,因人制宜為干部職工進行個人職業生涯設計,搭建人才發展平臺,極大地調動了全臺同志的工作積極性。他還尤其注重對藏族干部的培養、選拔、使用,積極吸收發展藏族黨員,推動藏族干部走上管理一線,團結帶領全臺各族干部職工一道積極有效地開展工作,贏得了大家的信賴,昌都電視臺各項工作出現了全新的變化。
在工作中,王暉把自己掌握的專業技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干部職工,為昌都電視臺培養了一大批業務骨干,帶領昌都臺集體創作完成的《百年夢想今朝圓高原大地齊歡騰》、《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特別報道·騰飛西藏》、《雪域高原飄動海河情》等電視新聞作品,分別榮獲了西藏自治區廣電協會好新聞特等獎和特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