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關于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我國住房壽命25年至30年”的報道讓北京律師秦富亭致函住建部,申請公開我國住房質量的全面調查結論,本報曾做過報道。16日,秦富亭律師收到了住建部的答復。
秦律師拿著住建部回復的《告知書》,向記者表達了疑惑。“住建部沒有公開我申請的我國住房質量調查結果,或者告知我到底有沒有這份調查報告,只是否認房屋質量造成建筑短命,住建部的回復可能是對我申請的誤讀。”
記者在住建部給秦富亭律師的《告知書》上看到了下述內容的回復:仇保興副部長在大會演講時提到:“有些城市建筑壽命(因為短時的城市規劃和不當的大拆大建)從現在的平均35年也應該提到100年甚至更長久,延長建筑的壽命就等于節能減排”;由此可見,有些城市建筑(相對非城市建筑而言)在建筑的壽命期內,因短時的城市規劃和不當的大拆大建縮短了合理的使用年限,并不是因房屋質量造成了建筑壽命縮短;演講中并無“我國住房壽命25年至30年”的表述。
秦富亭律師說,對于住建部在法定期限內給予答復,他十分感謝。但他對答復不能理解:“住建部是否認為建筑質量差不是造成建筑壽命不合理縮短的要素?《告知書》關于仇保興副部長講話的解讀,是否能夠明確為建筑壽命縮短都是由于短視的城市規劃和不當的大拆大建而不是因住房質量所造成的結論?有些城市35年建筑壽命的統計依據和方法又是什么?”一紙解釋說明的《告知書》給秦律師帶來了更多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