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本增效工程”惠及8萬農民
該區從節約土地、種子、肥料、農藥、水源等方面入手,全面實施“節本增效工程”,使全區8萬多農民每年從中受益近1000萬元。
針對華龍區耕地面積逐漸減少的現狀,該區從提高土地利用率入手,重點引進推廣了農作物立體種植、間作套種等新的種植模式,全面推廣果菜間作、果糧間作、糧菜間作、菜菜間作等模式。菠菜、小麥、甜瓜、花生、豇豆間作套種模式五種五收模式是孟軻鄉在調整產業結構中摸索出的一種新型種植模式,該模式采用全露地直播栽培,技術操作簡便,產值每畝達4500元以上,較小麥、花生1年2收增收300%。目前,華龍區的菜菜間作達2萬多畝,小麥、果樹等套種面積達3萬多畝。通過套種,平均每畝增收1200多元,僅此一項全區比常規種植就增收700多萬元。另外,該區還大力推廣精播和半精播科學播種方法,進行適量播種。過去農民每畝小麥播種都在10~12.5公斤,現在每畝小麥播種在7.5公斤左右,僅此一項全區每年節約麥種65萬公斤左右,價值100多萬元。
目前,該區推廣塑料軟管澆地3.1萬畝、地埋水泥管澆地1.2萬畝,在節水、節電方面也有了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