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8日,寶雞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上官吉慶介紹了寶雞就《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頒布實施一周年的進展情況。2009年6月25日,國務院發布《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支持寶雞率先發展,建成百萬人口以上特大城市、經濟區副中心城市、區域重要的交通樞紐、國家新材料研發和生產基地、生態園林城市。《規劃》實施一年來,有力地推進了寶雞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總體呈現“三個快速增長”、“兩個顯著提升”的良好態勢: 2009年全市實現地方生產總值806.6億元,同比增長15%;完成財稅總收入91.8億元,增長19.2%;地方財政收入30.1億元,增長26%。今年一季度實現生產總值183.55億元,增長15%,比去年同期加快1.5個百分點,創“十一五”以來同期最高增速(2006年13%、2007年13%、2008年14.5%、2009年13.5%)。預計二季度將繼續保持15%以上的高速增長。
據了解《規劃》出臺一年來,寶雞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認真貫徹落實《規劃》,謀劃推動寶雞加快發展。
明晰戰略定位。
寶雞市確定了“一個樞紐、三大基地、兩個示范區”的發展定位和目標。“一個樞紐”,就是超前建設適應未來發展需要的立體交通網絡,使寶雞成為貫通東西、連接南北的西部交通樞紐;“三大基地”,就是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姜炎周秦文化基地,重點打造區域性文化旅游和商貿物流中心;“兩個示范區”,就是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區、統籌城鄉發展示范區,使科技創新能力和城鄉一體化水平位居經濟區前列。到2020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3500億元以上,市區人口達到130萬,建成區面積達到140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到60%,使社會保障體系和城鄉居民收入位居全省前列。
加快項目建設。
一方面,加快實施關天規劃中明確的寶石機械搬遷、航空安全裝備產業園等項目;另一方面,從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等方面確定了23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108億元。從中篩選了30個重大項目作為貫徹落實規劃的首批項目,市財政安排了5000萬元支持開展前期工作,強力予以推進。今年,圍繞實施“率先發展八大工程”又確定了197個項目,已有156個開工建設。
建立考評體系。
按照《規劃》確定的奮斗目標,寶雞市研究建立了經濟社會綜合指標和工業發展、大城市建設、農民增收、第三產業、城鄉統籌五個專項指標體系,將目標和任務逐年量化分解,有計劃分步驟的推進《規劃》實施,確保《規劃》各項目標任務的落實。
來源: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記者 黃崇成) 編輯:張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