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艱巨:堵截毒品內流的最后一道防線
“這里是堵截毒品內流的最后一道關卡。一定要檢查得細一點,再細一點。”這是芒顏邊防官兵每次上勤前都要喊的口號。
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中緬兩國的經濟貿易往來日趨頻繁,滇西邊境地區的橋頭堡地位日趨突顯,車流、人流不斷增大,給販毒分子也留下了廣闊的空間。由于毗鄰世界最大毒源地“金三角”,國內外販毒集團也借機相互勾結,企圖把云南作為一條從境外向內地販運毒品的“黃金通道”。
芒顏站駐守的昆瑞高速公路,便是毒販眼中的“黃金通道”上的最后一道關卡,負責對從德宏、怒江州和保山市騰沖、龍陵兩個邊境縣前往內地方向的人員、車輛、貨物進行公開檢查。置身于禁毒戰爭的前沿陣地,駐守在這里的邊防官兵夜以繼日、年復一年,用忠誠在怒江天塹上壘起了一個巨大的“過濾器”,將邪惡之風隔攔在國門之外,將一條條毒流斬斷在怒江之畔。
從檢查站的執勤登記本上可以看到,站里實行“三班倒”24小時輪流執勤,平均每天要檢查輛車2500多輛、人員5000多人、貨物4000多噸。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開通,這些數據還在不斷增加。
面對如此眾多的車流、人流和物流,芒顏邊防官兵牢固樹立“決不讓毒品從身邊流過”的信念,在履檢過程中,不但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還用智慧與毒販作斗爭,時時刻刻上演著“大海撈針”式的奇跡。
“我們每名執勤官兵每天最少要重復說告知詞100余次,翻查8噸多重的貨物。”站長陶嶂說,凡是你能想到有可能藏匿毒品的地方官兵們都一定要問、要查、要看。
戰功卓著:不到兩年查獲毒品逾百千克
2008年中,保山至龍陵高速公路剛建成通車,保山邊防支隊便從基層各一、二線邊檢單位抽調人員籌建了臨時查緝組負責在潞江壩芒顏村設點實施公開查緝,堵截毒品內流。
站長陶嶂說:“地理位置重要,工作性質特殊!芒顏站的每一個人都絕對是查毒的好手。”
剛滿20歲的哈尼族姑娘小羅從臨時查緝點籌建以來一直在芒顏站工作,2008年11月23日下午,她和兩名戰友在檢查一輛從瑞麗駛往昆明的長途臥鋪車時,發現乘坐該車后排座位的兩名中年婦女神色慌張。兩人自稱是去瑞麗旅游了的,現在準備去昆明,憑借豐富的邊境人文地理知識,小羅連續問了幾個關于瑞麗景點的問題,可那兩個女乘客卻沒能回答上來,眼神也一直往車窗外看。“這兩人有問題!”小羅和戰友依法將兩名女乘客“請”到檢查室,經進一步檢查,當場從兩人腰腹部、大腿內側和胸部等處查獲用膠帶包裹的海洛因15塊5250克。
2009年12月7日凌晨,一前一后兩名男子鬼鬼祟祟從小道翻上高速公路,正準備乘一輛接應的藍色別克車離去。“站住,我們是邊防警察……”隱蔽蹲守的芒顏邊防官兵迅速向別克車追去,前面的男子登上別克車絕塵而去,后面的男子丟下肩頭的紅色提包,越過隔欄的鐵絲網慌忙逃離,消失在夜色中。執勤人員打開提包,里面竟裝著仿“五四式”手槍1支、子彈4發、各類毒品4652克。隨后,芒顏站官兵在兄弟單位的協作下,將5名涉嫌走私槍支和毒品犯罪的嫌疑人抓捕歸案。
據統計,芒顏站官兵自上崗執勤以來,已查獲毒品案件279起,繳獲毒品107.7千克。其中查獲千克以上毒品案件28起、萬克以上案件2起、武裝販毒案1起。
來源: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通訊員 范玉泉 饒杰)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