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小群在唐貞順皇后石槨前。 本報記者王陽攝
空陵
數十名記者散去時,師小群繃著的臉,才稍微緩和了一些。一個電視臺記者讓他說說石槨值多少錢,惹得這個49歲的男人有些生氣:“我說了石槨的很多精妙之處、學術價值,但她覺得沒意思,非要說說‘價格’。什么價格?文物是歷史的見證物,沒有價格。所謂的‘無價之寶’,換句話說,其實就是分文不值。”
師小群是陜西歷史博物館文物征集處處長,本次唐代陵墓搶救性發掘的考古隊長,海外追索行動中的兩名文物談判專家之一。
2007年,師小群只是從警方手中的一些照片中,第一次見到這個精妙無比的大家伙。警方稱,依據同案犯的交代,一個叫楊彬的文物大盜,曾將照片中這個重達27噸的石房子拆分成31塊石頭,以100萬美元的價格賣至美國,需專家幫忙確定文物等級,以便為其定罪。
“石房子”,學名石槨,起著延緩木材腐爛的作用,為皇家高級葬具。文物鑒定專家認為,雖未見實物,但通過照片可知,石槨紋飾異常精美,和目前面世的唐懿德太子、永泰公主、讓皇帝李憲墓之石槨,處在同一等級上,疑為唐貞順皇后陵的葬具,應為國家一級文物。
2008年9月,受陜西文物部門指派,師小群帶領考古人員對石槨出土地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次年1月,出土的9塊哀冊殘片中,其中一塊上帶有“貞順”二字,證實該墓為唐貞順皇后陵墓,即敬陵。
貞順皇后,又名武惠妃,是唐玄宗李隆基早年寵妃。這個女人的一生,將唐朝歷史上最有名的兩個女人連在了一起,一是武則天,二是楊玉環。學者眼中,這個經歷了開元盛世的女人,較之楊玉環,更有研究價值。
文物行業的興盛,給現代文物考古工作帶來了很大困擾。歷史上的盜墓賊,以金銀珠寶為目標,總會遺留下一些隨葬的其它器物,供考古者收集和研究。現代的盜墓賊,則把所有的隨葬物品洗劫一空。
搶救性挖掘于2009年5月結束,長達9個月的田野工作,師小群及其考古團隊的收獲是:一塊長42、寬36.8厘米的石槨殘塊、9塊哀冊殘片、因被碰壞而幸免的一些墓室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