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今年前五個月中國財政收入35470億元,比去年同期 增 加8 3 6 2億 元 , 增 長30 .8%。結合下半年預期,全年可能將實現8萬億,這意味著中國政府將成為全球第二富裕的政府。
針對不斷增長的財政實力,網民最關心的是,能否更多地體現在民生領域,向中低收入者傾斜 , 向 弱 勢 群 體 靠 攏 , 不 斷向“國富民強”邁進。
應向弱勢群體傾斜
網 友 認 為 , 與 人 均 收 入 相比 , 中 國 的 稅 收 其 實 已 經 很多了,擔心稅負過高將影響國家經濟穩定,提出稅收政策應更多地向弱勢群體傾斜。
署名梁旻松的博客文章說,我國的人均收入水平還在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以下,但即將成為世界財政收入第二大的國家。也就是說,從稅率來講,我們其實已經超過了經濟發展水平所對應的水平了。
署名賈振華的博客文章也指出,在當前監管制度不夠健全的情況下,我個人覺得財政收入不易太高,最大限度地向低收入人群傾斜。太高的財政收入必定會增加居民負擔,嚴重影響居民收入的增加。
梁旻松則用拉弗曲線闡述了稅率與稅基的關系:拉弗的理論是一個假說,在稅率上升時,會造成經濟的衰退。道理很簡單,人們是可以根據稅率對自己的經濟活 動 進 行 空 間 和 時 間 上 的調整。如果稅率上升了,人們可以少勞動或者不勞動,可以少投資甚至不投資。而且,人們還可以把投資活動轉移到其他低稅率的地方。因此,如果加稅后真像拉弗先生預言的,造成經濟衰退的話,本來想通過漲工資、調收入結構來達到增加國內消費、降低對出口依賴的話,可能就成為竹籃子打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