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成昆鐵路關村壩隧道 (曹寧 攝) |
 |
弄弄坪車站礦石運輸 (曹寧 攝) |
從開創“神話”到書寫新的“神話”
1984年,象牙雕刻“成昆鐵路”擺進了聯合國總部大廳。它與阿波羅宇宙飛船帶回的月球巖石、第一顆人造衛星模型并列,被聯合國評為象征人類征服自然的三件特殊禮物,被授予聯合國特別獎。
1992年5月,國際隧道學術會議在成都舉行,成昆鐵路被各國隧道交通專家、大師稱為“地下鐵道”,堪稱“世界一大壯舉”。
從建好使用到成功運營,成昆鐵路打破外國專家“狂暴的大自然也會把它變成一堆廢鐵”的預言,轉而成為世界公認的人類建筑史上的“神話”。
如今,這一“神話”面臨的不僅僅是狂暴大自然的考驗。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縱深推進,川西地區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對成昆鐵路運輸的需求也不斷提高。
“大路成昆,叮當有聲,搖來晃去,與牛賽車。”在時速200公里以上的“和諧號”動車組領跑西南鐵路步入高鐵時代的今天,廣大旅客對成昆鐵路作如此評價。盡管十分夸張,但也形象地描繪出了年屆40的成昆鐵路越來越難以適應人們對它的新要求——既指速度,也包括載重量。
2008年至2009年,成都鐵路局對線路設備逐漸老化的成昆鐵路進行了全面改造,正線更換一級道碴和新60無縫鋼軌,全線更換混凝土道岔,設備質量明顯提高。很快,客車速度從改造前的時速90公里提升至120公里;成都北至攀枝花段近800公里干線的上行貨物列車牽引噸位也從3800噸提高到4000噸,有效地緩解了運力緊張矛盾。
“過去開燒煤炭的蒸汽機車,現在開有空調的電力機車;過去到攀枝花要一天一夜,現在只要10多個小時……”今年52歲,在成昆鐵路擔當火車司機34年的高志華親眼目睹了這條鐵路的巨大變遷。
2010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恢復重建的重點項目——成昆貨車外繞線建成通車,貨物列車在花龍門站分流,沿成昆貨車外繞線進入成都北站解體或編組,成昆鐵路入成都樞紐實現“客貨分流”,解決了樞紐擁堵問題,再一次大大提升了運能。
時下,中國鐵路正昂首邁入現代化的高鐵時代,站了世界鐵路的最前沿。作為在中國鐵路史上留下輝煌印跡的“神話”工程——成昆鐵路歷久彌新,再煥青春。
今年1月16日,作為四川省打造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重點工程——新建成昆鐵路復線成都至峨眉段開工。該工程將一次性新建雙線,設計時速200公里。五年后,成都至昆明的新鐵路將建成通車,屆時全程運行時間將縮短一半以上。
與之對應,四川省正抓緊研究和部署鐵路沿線的產業布局,抓住機遇,努力依托成昆鐵路新通道,打造新的經濟走廊……一個個新的“神話”還將在這里延續。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 (成都鐵路局戴序 夏永靜)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