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廣東化州梅子坑移民新村近百村民在化州市政府門前長跪一小時,反映耕地被侵占問題,但無人理會。
作家陳桂棣、春桃夫婦在《中國農民調查》中曾介紹,面對農民的長跪不起,時任中紀委執法監察室的曾曉東主任淚流滿面。他說,試想,如果不是巨大的悲苦,過久的壓抑,一個閱盡人間滄桑的老者,怎么會不顧屈辱和難堪地雙膝觸地,給一個可以做自己兒孫的調查人員施此大禮?
十年前的采訪讓讀者不勝唏噓,十年后,跪訪卻已在各地政府門前已不再鮮見。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還是我們的信訪制度走了彎路?
3、冤獄案一出再出
佘祥林的風波還沒被忘卻,趙作海冤獄案又在2010年震驚中國。
從“死者”趙振晌回到村里,到“犯人”趙作海被釋放,一共用了6天時間。此前,趙作海在監獄里已經服刑11年。經歷了刑訊逼供和牢獄之災,趙作海被形容為“鄉村冤案樣本”。6月21日,河南省高院院長張立勇來到趙作海的新家,向趙作海鞠躬致歉。
無論如何,趙作海的人生已經不可能重來。而是否還有更多的佘祥林、趙作海,才是中國司法之痛。
4、拆遷暴力與暗箱操作
一方扛著煤氣罐,房子上插著標語旗幟;另一方雇傭社會閑散人員深夜扔磚頭,在大門上噴恐嚇性文字。這就是當下的中國式拆遷。拆遷引發的民眾不滿甚至社會治安案件,已成為導致社會不穩的重要因素。中央要求的“陽光拆遷”,到了很多地方成了“黑箱拆遷”,不僅不告訴被拆遷人土地真實用途,還強行簽署保密協議,不同家庭的拆遷補償數字可能天壤之別,有人一夜暴富,有人一夜赤貧。
什么是和諧社會的障礙?眾多答案中,暴力拆遷絕對可列其中。
5、官員有話不好好說
2010年全國兩會,各地官員表現不一。有的部長被錄音筆堵到下巴仍微笑作答,有的地方官員反問女記者:“你是哪個單位的?”
在這片土地上,既誕生過“你是為黨說話,還是為老百姓說話”的雷人官語,也出現過官腔十足“研究研究”的敷衍塞責,當然,還有國際場合官員的集體“鴉雀無聲”。有話不好好說,不是高高在上打官腔,就是沉默不語,要么就是亂說一氣,已經是中國部分官員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