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關消息,今年上半年,深圳口岸鞋出口總體恢復良好,2010年上半年經深圳口岸出口鞋14.8億雙,比去年同期增長51.5% ;價值30.3億美元,增長31.4%。前6個月出口量與金融危機前同期水平(2008 年上半年)相比大幅增長58.7% ,出口值增幅也達到51.9% 。其中,對東盟出口量由于雙邊自貿區建成而成倍增長,歐美傳統市場也實現較快速增長。出口主要特點有:
一是以一般貿易出口為主。上半年,經深圳口岸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鞋12.6億雙,增長60.2% ,增幅高出總體8.7 個百分點,占同期深圳口岸鞋出口總量(下同)的85.1%;以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方式出口1.1億雙,增長1.2% ;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9165 萬雙,增長29.3%。
二是對東盟出口成倍增長。上半年,經深圳口岸對東盟出口鞋4.1億雙,增長1.3 倍,增幅較前5個月擴大 11個百分點,占27.7% ;對美國出口2.4億雙,增長 25.2%,較前5個月擴大 2個百分點;對歐盟出口1.5 億雙,增長45.2%,較前 5個月收窄4.5 個百分點。此外,對拉丁美洲、非洲市場分別出口2.1億雙、1.4 億雙,增長99.6%和32.4% 。
三是私營企業表現較好。上半年,私營企業經深圳口岸出口鞋9.9億雙,增長72.2% ,增幅高出總體20.7 個百分點,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8.9% 提升至66.9%。
海關貿易專家表示:“由于歐美經濟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以下三種因素將對未來我國鞋類商品出口產生影響?!?/p>
首先,人民幣匯率升值壓低出口企業利潤空間。自6月份人民銀行宣布將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創出歷史新高。7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 6.7720,創下自2005 年匯改以來新高 。此外,今年以來歐元的持續貶值也令國內鞋類產品對歐出口面臨巨大壓力,海關數據顯示,6月份經深圳口岸對歐盟鞋出口量為2298萬雙,同比增長21.7% ,低于總體增速52個百分點。
其次,原料成本上升削弱產品出口價格優勢。在應對金融危機過程中,各國政府為防止經濟走向衰退,采取各種措施刺激經濟,大規模投放的資金令市場面臨通脹壓力,主要生產原料如皮革、橡膠等漲幅明顯,勞動力價格在普遍招工難的刺激下也出現較快上漲。生產成本上升令行業產品固有的價格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減弱,出口競爭力有所下降。
再有,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易受技術壁壘限制。長期以來,國內制鞋行業出口增長都是以擴大出口量實現的,對數量的重視導致了對質量的忽視,產品質量參差,所含化學添加物質超標的情況屢見不鮮。特別是在當前貿易保護主義逐漸抬頭的大環境下,針對產品質量控制的技術壁壘有增無減,如,歐盟繼今年3 月份將富馬酸二甲酯禁令有效期延長一年至 2011年3月后,又宣布將從7月份起執行歐盟2009/425/EC 指令,正式開始限制消費產品中特定有機錫化合物的使用。新指令中關注的有機錫化合物被廣泛應用于鞋的內底,若違反指令規定的標準,產品將遭到退貨或更嚴厲的召回處罰。
深圳海關專家為此建議:一是要增強政策穩定性,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盡量降低人民幣升值給行業出口帶來的負面影響;二是要發揮行業協會的組織中介作用,搭建共同信息平臺,實時了解國家市場對產品質量的技術要求;三是企業需要引導行業提升工藝水平,轉變發展模式,不斷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
來源:中國日報深圳記者站 記者陳虹 實習記者樂粼 通訊員吳劍平 李論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