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在河南開封舉行的中國七夕文化論壇上,保衛七夕文化、抵制低俗之風成為談論的焦點。與會專家學者表示,應當弘揚七夕文化所表現的忠貞不渝的愛情觀,抵制低俗的愛情觀。
與會的專家學者就“七夕文化與時代生活”這一主題展開討論。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羅楊開場便指出,現在,社會上出現了只知道情人節不知七夕節的迷茫,把七夕節誤讀為“中國情人節”的謬誤,有意無意地抽掉了七夕節的精神與文化內涵,使得七夕失去了魅力,導致一些人放棄了自己的節日而追捧洋節。
陜西師范大學教授傅功振向與會者講述七夕文化的意義時指出,七夕文化中的牛郎織女神話傳說,是中國古代男耕女織的農耕文化最集中的代表,歌頌了忠貞不渝的愛情,表達了人們對理想愛情的向往和追求,體現的是一種強烈的責任心,不同于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浪漫色彩的愛情觀。
傅功振教授非常擔憂地告訴記者,韓國端午祭申遺成功了,如果日本申請七夕祭,也會成功,日本七夕祭的活動已經深入到小孩子心中,活動搞得非常好,但我們的七夕過節氣氛卻在慢慢變淡。
在談及如何抵御西方文化和低俗文化時,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民協主席夏挽群建議,我們要把民族文化遺產作為一種文化資本,并把它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推動當代社會的發展。能否守住我們的文化傳統是對我們這一代人對傳統文化認識能力、繼承能力和發展能力的考驗。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李耀宗提出建議,可以在開封建立“七夕文化研究基地”,整合各地的研究力量,持續推進七夕文化深入研究。
開封市委宣傳部長張勇告訴記者,舉辦這次論壇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討如何保護和發揚七夕文化。據悉,本次論壇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和開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