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金融街發展勢頭強勁,在首都經濟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2010年上半年,金融街實現三級稅收992.4億元,占西城功能街區三級稅收比例71.4%,又有14家各類金融機構落戶新西城,金融街已經成為首都最亮麗的“經濟名片”。
在剛剛召開的西城區黨代會上,西城區委書記王寧表示,新西城將以金融街的建設發展帶動全區資源的整體優化配置和高端服務業的大發展,不斷壯大高端、高效、高輻射的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增長優質化。
北京金融主中心區
金融資產規模近40萬億
北京金融街位于首都核心區域,規劃面積2.59平方公里。明清兩代這里遍布金坊、銀號,新中國成立后一直是國家金融管理機構的所在地。1993年,按照《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金融街建設正式啟動。經過十幾年的建設與發展,金融街已經成為集決策監管、資產管理、支付結算、信息交流、標準制訂為一體的國家金融管理中心。2008年4月,金融街被北京市確立為金融主中心區。
金融街聚集了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等國家金融決策和監管機構,已經成為國家金融政策的發源地。目前,金融街金融資產規模達到近40萬億元,占北京市金融資產的82%,占全國的47.6%;控制著全國95%的信貸資金和65%的保費資金;金融從業人員14萬人,占北京市金融從業人員的56%,占全國的3%。2009年,金融街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1142億元,占北京市生產總值的10.3%;實現三級稅收1707.2億元,占北京市三級稅收的28.4%。
新西城在積極推進區劃調整工作的同時,2010年上半年繼續保持了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的良好勢頭,其中金融街實現三級稅收992.4億元,占西城功能街區三級稅收比例71.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8億元,同比增長35.1%,占功能街區比重的42.4%。上半年,金融街的金融業盈利能力格外突出,累計實現收入合計1445.1億元,占全區金融業的92.1%,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4.8%,增幅較全區金融業總體增幅高出2.1個百分點,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68.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4.6%,增幅較全區金融業總體增幅高出1.9個百分點。
新西城設立之后,以金融街為龍頭的金融業核心優勢和支撐作用進一步鞏固,今年上半年金融業所創造的中央、市、區三級稅收占全區總稅收的比重達到82.5%,占區級財政收入比重達到42.6%。
各類企業總部云集
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
截止到今年上半年,金融街各類企業總部和地區總部已經突破150家,進入2009年《財富》全球500強的43家中國企業中,有9家總部設在金融街。
金融街優勢資源突出,聚集著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全國性商業銀行總部,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國家政策性銀行總部,中國民生銀行、中國光大銀行等股份制銀行,以及上海銀行、天津銀行、江蘇銀行、大連銀行、浙商銀行等城市商業銀行分支機構;聚集著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保險公司總部;還聚集著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電信集團總部,以及電力、石油、天然氣、建筑等行業的大型企業總部。
全球500強企業中,有12家外資金融總部在金融街設立了分支機構。近年來,金融街還先后吸引高盛集團、摩根大通銀行、法國興業銀行、瑞銀證券等70多家世界頂尖級外資金融機構和國際組織的入駐。隨著國際金融資本進入和國內企業海外市場拓展,金融街國際化程度和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