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和大連市政府主辦的2010中國經濟年會夏季大連論壇于8月15日在大連舉行。與會的專家學者圍繞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評價指標和實踐等方面進行了研討。
與會嘉賓普遍認為,當前中國的國民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但是經濟發展面臨的國內外形勢依然比較復雜。從外部環境看,主權債務危機加大了世界經濟放緩的風險,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速開始放慢。而國內經濟發展在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通貨膨脹壓力尚未完全化解,近期經濟增速出現下滑。
面對復雜的形勢,為了實現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專家學者們建議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著力擴大內需,調整經濟結構,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在討論中說,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個非常復雜和艱巨的課題,雖然已經提出了十幾年,但是全國范圍內落實的情況并不理想,目前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由于外部需求在短期內很難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因此如何有效地擴大內需成為危機后面臨的一個最基本的課題。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劉遵義認為,中國應當減少對出口的依賴,經濟發展要從過去的出口帶動轉向內需帶動。他指出,國內總需求的源頭包括自住房和城市化,以及依賴于無形資本投入的技術進步,因此建議加大在基本研究、教育等方面的投入。
會議期間,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發布了《2010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分析與展望》、《2010年上半年世界經濟分析與展望》、《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評價指數》和《大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理論與實踐》綱要。
對轉變發展方式的評估需要比較客觀的指標,發布評價指數是一個積極的嘗試。作為一個全新的探索,《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評價指數》的發布引起了與會者的熱烈討論。有專家指出,由于各地區的差異性非常大,因此拿一個尺度去衡量不同的地區,難免會出現偏頗,各地區更應結合自身的優勢,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把經濟結構的調整落到實處。
大連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做法和在技術創新以及資源節約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得到了與會嘉賓的充分肯定。《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評價指數》將大連列為“經濟發展質量較高的20座城市”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較快的20座城市”之一。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認為,近年來大連在經濟發展、產業升級、自主創新、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做得非常好,已經成為一個宜居的城市。由于這些原因,選擇大連作為本次論壇的舉辦地,也把大連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個典型來進行剖析,推廣大連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方面取得了經驗和成就。
據了解,“十二五”時期,大連將繼續圍繞推進全域城市化、提升城市核心功能、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改善社會民生、建設綠色大連來加快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科學發展的新跨越。
來源:中國日報大連記者站(記者 張小敏 實習記者 董明蕾)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