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河南省依法治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首批全省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名單揭曉,全省共有19個縣市區榜上有名,信陽市商城縣位列其中,商城縣成為信陽市唯一獲此殊榮縣(市區)。
據介紹,近年來,河南省商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把開展法治縣創建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建設錦繡商城的重要支撐和保障來抓,取得明顯成效。先后榮獲“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全省信訪工作先進縣”、“省級治安模范縣”、“依法行政示范縣”的稱號,連續四年被信陽市委、市政府評為“綜治工作先進縣”。
據了解,為做好“法治縣”創建工作,商城縣一是創建工作齊抓共管。成立了縣委書記任組長的商城縣創建法治縣、法治鄉鎮工作領導小組,以縣委文件制定了《關于在全縣開展法治縣、法治鄉(鎮)創建工作的實施意見》,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商城縣法治鄉(鎮)創建工作考核辦法》和《考核細則》,印發各鄉鎮、各部門貫徹執行。并把法治縣創建工作納入全縣工作總體部署,與平安創建、依法行政示范單位創建一起納入全縣年度目標考核之中,堅持與經濟工作同安排、同檢查、同考核。縣委、縣政府召開了由各鄉(鎮)、縣直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分管法制工作的領導及司法所長參加的動員大會,在會議上,通過以會代訓的形式對各單位創建工作骨干人員進行了為期一天的培訓。建立健全了“黨委統一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各部門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發揮各部門和社會各類組織的作用,形成統一規劃部署、齊抓共管、密切配合、各負其責的法治縣創建工作格局。
二是法治宣傳豐富多彩。以開展“法律六進”活動為載體,在全縣各行各業開展了以“學法律、講權利、講義務、講責任”為主題的法治實踐教育活動。每年四月,都深入開展“創建平安商城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宣傳月”活動,進行踩街大游行,集中宣傳以憲法為主要內容的各類法律法規知識和平安創建的有關內容。五年來,共出動宣傳車200多臺次,設立法律咨詢臺900多處,展出展板3600多塊,懸掛過街橫幅2500多條,提供法律咨詢12萬人次,發放普法宣傳資料25萬余份。結合勞務輸出大縣的實際,在每年都在外出務工人員中積極開展“真情奉獻、依法維權”集中宣傳和“出門前抓法律培訓,出門時送法律指南”活動。五年來共組織普法維權100余場次,向農民工發放普法資料8萬余份,印制分發《法律知識掛圖》5000多套。自2006年始,在全縣中、小學校開展 “小手拉大手,平安伴我行”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每個學校都聘請了法制輔導員、法制副校長,在縣城和19個鄉鎮建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對學生進行經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的法制教育。開展送法下鄉,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1萬余人次,發放各種普法資料22萬份。把法律知識編成快板、火靈子等文藝節目,組織大別山映山紅等藝術演出團體開展別開生面的法制文藝演出活動,提高了法制宣傳的感染力。
三是依法行政扎實推進。制定下發了《關于貫徹實施<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通知》,強力推進發展政府建設。加強了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提高了公務員依法行使公共權力的能力。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制度,落實了執法權限法定化、執法責任明確化、執法程序公開化、執法檢查經常化、執法監督具體化,在政法部門大力開展“公正執法樹形象”活動、“崗位大練兵”和“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以及以及“零距離大走訪”等活動,在行政執法部門開展了民主評議政風行風等活動,強化了執法監督,規范了行政執法行為。建立了法律顧問制度,為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有力保證。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明顯成效,2007年被省政府命名為“依法行政示范縣”。
四是依法治鄉穩步開展。全縣制訂了《關于在全縣深入開展法治縣、法治鄉(鎮)創建工作的意見》,把普法依法治縣與精神文明建設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了法制在精神文明建設上的規范、促進和保障作用。社會扶貧濟困、懲惡揚善的良好風氣得到弘揚,廣大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意識明顯增強,社會惡習陋習和各種不良文化現象得到了進一步治理和清除。加大了基層站所的法治工作監督檢查工作力度,強化了公務人員服務群眾、依法辦事的法治理念,解決了一大批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各類問題,有力地促進了依法治鄉深入開展。2008、2009年,全縣14個鄉鎮和單位被命名為“依法行政示范單位”。
五是基層法治切實加強。堅持深化“依法治理、居民自治、民主管理”的基層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模式,通過層層試點、重點突破、以點帶面,根據司法部、民政部《關于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的意見》,以“民主法治村”建設為重點,制訂印發了《關于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活動實施意見》,制定和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健全了村民自治組織,落實了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和“兩會、兩組”議事規劃,扎實開展了以“四民主兩公開”為核心內容的依法治村工作。以“法律進社區”活動為抓手,開通了法律服務熱線,大力開展了社區依法治理工作。止目前,全縣已創建省級“民主法治村”3個,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11個。
六是依法治校深入實施。堅持依法治校與依法治教相結合,不斷推進了學校法制化教育管理水平。建立完善了依法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廣泛開展了校園依法治理工作,加強了校園及周邊環境專項集中整治,校園環境明顯改善。共組織專項整頓活動200余次,拆遷違法建筑5000平方米,取締學校周邊網吧28家。全面提高了青少年法律素質,有效預防和減少了青少年違法犯罪。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亂收費”、“亂辦班”等不良現象得以遏制和消除,規范了教師從教行為,形成了學校依法管理、教師文明教學、學生遵紀守法,社會關心教育的良好局面。
七是企業法治逐步健全。以普法教育為基礎,深入開展了“依法經營、誠信服務”教育活動和“爭創誠信守法企業”活動,不斷完善了企業現代管理制度,開展企務公開,落實民主監督、民主管理,依法維護企業權益,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深入開展了企業周邊環境專項整頓活動,認真開展了整治行業之正之風專項活動,為企業的健康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內外部環境。
八是社會保持和諧穩定。不斷探索創新人民調解工作,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的“第一道防線”功能,人民調解工作已成為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有效手段。2006年以來,全縣各級人民調解委員會共受理調解各類矛盾糾紛7446起,調成7314起,調成率達98.2%,做到了“小糾紛不出村,大糾紛不出鄉”,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的穩定和諧。
來源: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記者向明超)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