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高素質的人才參與,如何讓選出的干部不但“考得好”,而且在今后的崗位上“干得好”?北京堅持“干什么、考什么”,推行以能力素質為核心的測評體系,考題設計、考核方式從“考知識”向“考能力、考素質”轉變,讓“干得好的考得好”。此次公選按照崗位類別出題,注重與職位所需的知識和能力相匹配,著力考查領導干部的組織領導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素質,并能充分發掘考生的內在潛力。
5月8日上午,副局級職位筆試日。考生趕到位于北京八中的考場,參加市發改委副主任、市教委副主任、市科委副主任、市國土局副局長職位的筆試。8時30分至9時為“領導特質測試”,9時至12時為綜合素質考試。“領導特質測試”全部是選擇題,旨在從各個側面考察考生的領導能力。
翻看申報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的行政類試卷的部分試題——
案例分析題:某市有座百年古橋,因頻遭重車碾壓已淪為危橋,但在計劃實施拆舊建新時各界意見不一,如由你負責該項工作將如何決策,并談談政府部門在決策時應把握好哪些原則?
分析論述題:聯系考生的工作體會,參考材料中關于全面實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行動計劃,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世界城市的觀點,就如何履行好申報職位的職責進行論述。
……
很多考生在筆試后表示,這次的考題并不難,但著重考干部的綜合素質和工作經驗。“靠考前突擊是不行的!”一位競爭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的考生說,考的是平時的積累,突出對實際工作能力的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