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要制定合適的發展戰略。”徐長樂說,尤其中部地區省市需要建立一個綜合協調的落實機構,以避免行政壁壘等帶來的不利影響。
來自金融層面的支持是本次國家發改委著重強調的另一個內容。在農業方面,要求落實農業保險穩步發展的政策,加大中央財政對中部地區保費補貼力度。在堅持服務“三農”力度不減的前提下,支持縣市級農村信用社改制為農村合作銀行或農村商業銀行。落實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的政策。在制造業上,要求繼續對中部地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公共基礎設施項目貸款實施貸款貼息。此外,國家發改委還指出,重點區域發展上,要建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準備金,支持資源型城市培育壯大接續替代產業。
共振發展
今年以來,國家頻頻出臺各區域規劃實施意見,但隨之而來,面對眾多區域規劃,國家如何分配現有資源、如何協調發展問題也日漸凸顯。
“無論是西部、中部、東部沿海,還是東北地區,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戰略任務、發展路徑和比較優勢。”徐長樂指出,這不會造成資源分配上的浪費,更不會造成發展策略上的沖突。
“從更深層次看,在金融危機陰霾尚未完全散去的時候,恰恰是幾大經濟區塊發揮優勢的重要時刻。東部地區可適度地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資金密集型產業往中部地區轉移,中部地區的皖江城市帶可承接東部地區與中部地區發展的空白地帶,西部地區則可將自身資源優勢輻射至中東部地區。”徐長樂總結稱,各有優勢,你爭我趕,共同促進,才是我國幾大經濟區塊最真實的發展狀態。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