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國資委的一份材料顯示,“西鋼集團改制時,翠宏山礦無采礦權,不具備評估的條件”。該材料進一步說明,礦山資源的所屬是以采礦權為標準。翠宏山礦業有限公司于2009年6月25日才取得翠宏山探礦權,目前采礦權正在辦理之中,因此當時不能評估作價。
中國礦業聯合會法律顧問傅強認為,探礦權、采礦權都是有價權益,轉讓過程中是一個招標條件和資產項目,國有企業改制為民營企業時,礦權轉讓必須評估,轉讓必須走招拍掛程序。
因此,很多礦業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時直指,翠宏山鐵礦在西鋼改制時涉嫌被“賤賣”。
據了解,西鋼是始建于1966年的國有企業,后改制成民營企業,位于黑龍江省伊春市西林區,截至目前,企業總資產47.9億元,據2009年1月發布的2008年黑龍江民營企業50強排行榜,西鋼以57億元的營業收入名列第一。
對于各方對翠宏山鐵礦被賤賣的質疑,西鋼董事長苗青遠在該公司內部刊物《西鋼報》上就此問題表示,翠宏山礦在國土資源部一直被認為是呆礦,到現在都還沒有開采,該礦價值2000億至3000億沒有依據。他稱,礦山的探礦權后來經過了北京天地人國土資源評估公司評估了3.1億元,2008年8月改制后的西鋼集團已經將價款上交財政廳。而且在改制之時,西鋼凈資產已經將翠宏山注冊投資計入,沒有任何國有資產流失。
針對眾多礦業專家對西鋼改制后翠宏山鐵礦的價值認定存在的異議,《經濟參考報》記者在采訪期間多次致電西鋼,但沒有得到任何回復。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