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省市強力限產沖刺降耗目標
有企業認為,“大運動”式的限產不解決根本問題,應建長效機制
一直以來負責給武安很多鋼廠送貨的老王失業了。他給自己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一個親戚打了個電話,問的第一句話就是“鋼廠咋了?是不是都倒閉?”
他不知道的是,9月3日下午,武安市政府“一紙禁令”就下達到了武安市18家鋼廠手中,根據規定,鋼廠要在5日凌晨全部關停所有生產設備。
用很多當地人的話說,“政策來得太快了”。記者在河北調研時了解到,為了督導效果,市長也曾親自牽頭成立小組,抽查各個鋼廠的“停產”落實情況。而當地鄉鎮政府也隨時會派督導組去查看鋼廠情況。而河北省只是“節能減排沖刺大軍”中的一員。2010年是中央政府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最后一年。根據規劃,要完成“十一五”降耗20%的目標,今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還要下降5.2%。
正是這樣艱巨的任務,讓一場轟轟烈烈的大運動式的限產,在全國各個省份相繼上演。
決戰
節能減排“雷霆行動”
和往常車水馬龍相比,邯鄲去往武安的國道顯得有些冷清,天空下著小雨,“這里以前總是堵好幾個小時的車。”當地的司機師傅指著前面的路說。原本需要40分鐘的車程,不到半個小時就順利到達了。
昔日的高爐已經停止了。一路走來,和陰霾的天氣一樣,鋼鐵重鎮武安顯得非常冷清。很難想象,就在上周這里的鋼廠還都是加足馬力生產,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3號下午開的會,我們廠晚上就召開部署會議,4號就按照市里要求全部停了。”河北文豐鋼鐵有限公司銷售處處長陳玉龍說。見到記者時他剛巧送走了兩個代理商,他告訴記者,今天他自己正在準備明天開會的事項,為了落實政策要求,工廠里的工人都沒有放假,而是在檢修、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