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疑似團購樓盤 遭北京住建委調查
9月1日,項目正式開盤的時候,有上千名購房者前來排隊,其火爆場景還被電視臺報道。
"小小鉆風"回憶說,9月1日早上6點他就趕到了位于昌平區的領秀慧谷售樓處門口,他發現現場已經有數百人在排隊,很多還自帶了凳子,現場有不少保安在維持秩序,還不斷有人陸續加入等待的隊伍。
"小小鉆風"詢問了一個提前排隊的人,得知有業主昨天晚上就開始來排隊,目前有200多套房源。
上午9點開始,"小小鉆風"看到一名穿紅色T恤的開發商工作人員開始拿著喇叭發放房號,被喊到名字的業主都馬上拿出身份證配合身份核實。
200多套房號很快就發放一空,和大部分業主一樣,"小小鉆風"只能失望而歸。
然而他很快就發現了"異常"--根據開放商公布的資料,這次開盤的樓段主要是領秀慧谷C區北段的12棟樓,有700多套房源,而當天發的房號僅有200多,那剩下的房源去哪里了?
隨后,"小小鉆風"向媒體反映了這一問題。很快各大網站紛紛爆料領秀慧谷內部認購,并有報道稱國資委人員內部認購了領秀慧谷。
國企開發商
內部認購的說法如何與國資委扯上了關系?
本報記者了解到,領秀慧谷的開發商北京科技園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科建集團)是北京國資委下屬一家經營科技地產、商業地產和住宅地產的國有企業集團,擁有2家分公司、10家控股公司和全資子公司、4家參股公司。
截至2010年3月底,北科建集團總資產為225億元,而真正讓北科建聞名的是該公司打造的中關村科技園區。目前,北科建已經完成了中關村廣場、中關村軟件園、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等重點城市功能區和專業科技園區開發建設,并在住宅項目上創立了"領秀"系列品牌。近期開盤的"領秀慧谷"就是這個品牌系列之一。
本報記者2009年10月份采訪北科建董事長許強時,其曾表示,北科建已經走出北京,全國復制"中關村"的戰略。
許強在采訪中坦承,北科建的科技園地產發展模式,前期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很龐大,一般都是通過配套的住宅地產加快資金回收。
在北科建操盤的幾個配套住宅地產項目中也可以看出,每個項目開盤和銷售的力度,都與公司資金需求和科技園的投入節奏相吻合。2010年,北科建在云南和天津都復制"中關村"的戰略,全國布局開始,資金需求日益緊張,而此時正逢全國房地產緊縮性調控政策實施。
領秀慧谷一位業主匿名向記者透露,領秀慧谷大部分房源被團購是事實,他們已經組織的業主論壇當中,有很多業主是團購。這些業主享受全款9.3折的優惠,大部分是全款購房。
針對國務院國資委和北京國資委9月8日發布的澄清說明,上述業主表示,國資委的澄清中強調是"沒有內部認購"這回事,而并沒有否認團購,另外就是參與團購的業主未必是國資委工作人員,有可能是其下屬單位人員。
國務院國資委辦公地點在北京市北三環安定門附近,北京國資委辦公地點在北京宣武門附近,兩個地點距離領秀慧谷都較遠,兩級國資委組織內部認購似乎不太可能。
人們將領秀慧谷的團購與國資委扯在一起,也許出自另外一個背景。
北京國資委日前曾召開工作會議,鼓勵北京市進行新一輪國企合并。對于北京國有企業來說,當下的現實是房地產行業布局顯然偏多,也存在重復建設的情況,房地產領域是國有企業整合重組的重點。
在2004年至2005年北京市國企合并中,按照"資產重組、業務整合、體制改革、機制創新"的原則,一級企業數量減少了9家。截至2005年12月底,二、三級國有企業完成了重組和股份制改造累計達到471戶。
而許強此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時候也表示,只有迅速做大,才能避免被其他國資企業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