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記者從武漢市多家醫院獲悉,我省近年也曾發生多起蜱蟲中毒病例。有關專家提醒公眾,應該提高警惕,但無須恐慌。
據記者了解,湖北省從2006年起就曾陸續接到過此類病例,多來自大洪山、大別山等地的農村地區,主要是隨州、大悟、廣水等地方。
據武漢多家醫院的感染性疾病專家介紹,蜱蟲一般寄生在動物皮膚較薄、不易被搔動的部位,游離動物體后附著在草上,如果打著赤腳在草地上走就容易被叮咬,但人體發病程度的輕重與個人的體質和治療是否及時有關。總體上講,蜱蟲咬人傳病的幾率并不大。
專家提醒公眾,外出旅游時盡可能少與牛、馬等動物接觸,不要到灌木叢中玩。如果出現急性發燒、白細胞和血小塊急劇減少的話,就要考慮此病,盡早到醫院就診,以免貽誤病情。
山東蓬萊11人因蜱蟲叮咬致死 6省市出現相關病例
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道河南商城多人被蜱蟲叮咬致死,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了山東省蓬萊市,蓬萊一家醫院的醫生透露,截至7月14日,他們醫院接收的蜱蟲叮咬致死患者就達到11例。河南信陽市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專家沈大勇介紹,國內有六個省市發生過無形體病例,這些地區的特點都是山區或水域豐富。
在山東蓬萊,死者家屬崔先生出示了一份死亡診斷書,他的母親——72歲的死者崔婆婆的死亡診斷書上癥狀描述,崔婆婆死前發燒、嘔吐、抽搐,多個臟器功能衰竭,和河南商城的蜱蟲叮咬致死者的臨床表現完全一致。
崔先生的父親稱,崔婆婆被一種蟲子咬傷,但是在轉院到煙臺毓璜頂醫院后,卻被安排到了白血病科,4天花費了1.2萬元后不治身亡。
南京鼓樓醫院感染科從2005年到今年,也接到由蜱蟲叮咬引起的病例,疑似和確診病例一共加起來為24例,其中有6例死亡。專家介紹,這些病例均來自于安徽以及江蘇,均以務農或野外作業為主。
普通滅蚊劑就能殺死它
“這不就是我們常見的‘牛鱉子’嗎?怎么過去沒聽說能咬死人呢?”昨日,有多位讀者反映,河南咬死人的蜱蟲似曾相識。這一說法得到了本地專家的證實,省政府參事、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徐滌平說,其實蜱蟲在我省也較常見,種類較多。
徐滌平說,蜱蟲有的寄生在牛、豬、馬、羊等牲畜身上,原本是生活在草叢里,在動物吃草時爬到其身上,吸血為生、脹血而死。有的蜱蟲也會寄生在貓、狗等寵物或家禽身上,也有的躲藏在畜舍、墻壁、石縫內。
為什么常見的蜱蟲會咬死人?以前咋就沒聽說過?對此,省衛生廳有關負責人解釋,帶毒的蜱蟲咬人致人染病,在早些年也存在,只不過以前受物質條件和醫療條件的諸多限制,一些人死亡往往不知確切的病因。該負責人表示,蜱蟲咬人會致病的消息現在廣為人知,原因還在于媒體的報道加速了信息傳播。
徐滌平還提到,殺死蜱蟲的手段其實很多,噴灑一些含“菊酯”的殺蟲劑(普通滅蚊劑通常就含菊酯)就可殺滅蜱蟲。
衛生部專家今赴信陽調查
昨日,記者從河南省衛生廳了解到,9月10日衛生部派出的專家組將趕赴信陽,除了給當地現有患者進行臨床診斷外,還將調查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患者病因。專家組共3人,其中有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教授王貴強,他曾多次到河南、山東等地,為蜱蟲咬傷患者進行會診。
蜱傳疾病可防可控
據新華社電河南省疾控中心許汴利主任表示,專家將蜱蟲導致的疾病暫定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此類病例極少在城市人口中發現,病例多為成年農民,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區。
目前該病治療手段主要是抗病毒和對癥治療。預防的主要策略是指導公眾、特別是高危人群減少或避免蜱的暴露。專家指出,蜱主要棲息在草地、樹林等環境中,應盡量避免在此環境中長時間坐臥。
特別提醒
遛狗人:在小區草坪遛狗時,蜱蟲易叮咬愛犬,從而帶至家中。
釣魚人:野釣者要扎緊褲管。
野游人:著長衣長褲,勿入雜草樹木叢中。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
發病省份:山東、湖北、河南安徽、江蘇等省份
潛伏期:被咬后1-2周,持續高熱
臨床表現:全身不適、乏力、頭痛、肌肉酸痛以及惡心、嘔吐、厭食、腹瀉等伴有心肝腎等多臟器功能損害
傳播途徑:除了感染人群能診治外,疾病的病原體以及傳播途徑,至今仍是謎。
來源:楚天都市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