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加快發展魯南經濟帶,將依托區域資源和優勢,建設“六大產業基地”,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今年上半年這一區域的經濟發展速度快速增長,GDP增長11%以上。 2008山東省推出《魯南經濟帶發展規劃》,旨在提高這一地區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把山東南部建設成為重要的區域新經濟帶。據山東省發改委官員介紹,魯南經濟帶包括日照、臨沂、棗莊、濟寧、菏澤5個城市,面積5.05萬平方公里,人口3210多萬人,分別占全省的 32.1%和34.5%。
盡管這一地區的經濟僅占山東GDP的20%,但是這里的礦產資源卻非常豐富,已發現礦產60多種,其中煤炭地質儲量450億噸,占全省的 70%以上,菏澤的石油、天然氣預測儲量分別為16億噸和3000億立方米;石灰石工業儲量約660億噸,石膏370億噸。
山東省省長姜大明說:“魯南經濟帶要抓住國際國內產業轉移的戰略機遇,發展成為山東的新特色經濟板塊。” 這一區域占據海運、鐵路、公路、航空、內河航運的立體運輸網絡的優勢,并且日照港是新歐亞大陸橋的東部“橋頭堡” 成為歐亞大陸經貿往來的重要通道。
這一區域糧食產量占全省總產量的近40%,形成了以能源、化工、醫藥、機械、建材、紡織、服裝、食品 為支柱的工業體系。
根據規劃將建設在日照、臨沂兩市建立臨港經濟區,在濟寧、棗莊兩市建立運河經濟區和京九鐵路沿線的菏澤經濟區。并建設食品及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能源及煤化工、精品鋼鐵、優質建材、機械制造、商貿物流6大產業基地。 突出發展電子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
到2010年,這一區域生產總值達到7900億元,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3%。
依托日照港建立臨港產業,重點發展鋼鐵及配套產業、能源、石油化工和精細化工、糧油加工、漿紙制造、造船、水產及食品、木材加工、汽車發動機及關鍵零部件、物流倉儲加工產業。在臨沂培育“中國商貿名城”,把臨沂建成功能齊全的物流基地和重要的區域性物流樞紐城市。在濟寧、棗莊兩市大力發展沿運河經濟,發展以京杭運河為依托的工業園區和以港口為依托的優勢產業集群。
菏澤經濟區重點發展一批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大力培育能源、化工、食品、紡織、林木、機械等六大產業,形成加工業產業集群。 將魯南打造成山東省重要的電源基地。到2010年原煤產量達到1.2億噸,占全省的比例提高到80%,新增發電裝機容量 1000萬千瓦左右。
在日照 規劃建設2000萬噸規模的大型鋼鐵基地,其中新建精品鋼鐵1500萬噸,到2010年建成一期鋼鐵項目1500萬噸。
到2010年,水泥產量達到7000萬噸,成為山東重要的建材生產基地。
到今年底,形成商品交易額超過100億元的專業批發市場1家、過50億元的5家、過10億元的45家;營業額過1000萬元的物流企業達到50家。
來源:中國日報山東記者站(記者鞠川江 王倩)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