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林向記者回憶了當年的尷尬?!拔覀兊降胤綑z查,地方的同志說,我的減排數據統計表都在這兒,哪個不準,你盡管查、盡管說啊。說實在的,近10萬家企業的排污統計數據,幾天時間我們也難以逐一核準,即使他們報一些不真實的數據,也拿他沒轍。要是提出看看污水處理廠,地方的同志就帶你去。反正現場檢查時機器都在呼呼地開著,你也看不出什么貓膩。我們前腳剛走,他們后面就會在嘲笑:這么多企業你們能挨個檢查嗎?你們一走機器就可以停了。坦率地講,當時我們也沒有太多的方法,真的很郁悶。”
更讓他啼笑皆非的是,“‘十一五’目標,要求5年內兩種污染物減排10%,但有些省份居然2006年上報的統計數據就已經減了10%以上。這就是說,他們僅一年就實現了5年目標,有的還大大超額完成了?!?/p>
事實上,趙華林深知這些上報的統計數據存在不少水分,有的甚至是虛假的。“十一五”已經過去了一年,但減排工作卻并無實質性進展,一些地方甚至在數據上大做文章。如果這樣下去,“十一五”目標肯定無法完成。
據趙華林透露,2007年初,地方政府上報的減排數據,兩指標雙雙漂亮下降,但環保總局上報的數據則恰恰相反,兩指標不降反升,這一度讓地方政府與環保部門非常對立。
如何去偽存真,確保統計數據和減排成效的真實可靠,成為當務之急。
2007年:
“羊論”巧監管,“吹?!币欢?/strong>
自2007年“兩會”結束后,趙華林和同事們開始了攻關,深入調查研究,積極思考如何在工作層面推進減排工作,如何量化減排的實際成效,如何考評各地減排目標完成情況的新方法和新機制。
“學校沒教這個,書本上也沒有答案?!壁w華林向記者直言:“最終,我們推出了一整套的減排指標考核統計體系。這套體系是中國環保人的創新成果,富有中國特色,其它國家并無先例。”
事實證明,這套統計體系對減排工作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使得COD和SO2就此雙雙步入下行通道,向“十一五”目標大踏步邁進。
這套體系和趙華林的“羊論”密切相關。
作為援疆干部,趙華林曾經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保局掛職擔任過三年的副局長。他戲稱自己是“牧羊人”出身?!皩δ裂虻墓_克人來說,羊有沒有長肉、長多少肉至關重要。怎么來判斷?把羊一個個放到秤上去稱是最準確的,但顯然不現實。他們有一套傳統的方法,即通過羊有沒有吃草來判斷羊有沒有長肉,羊吃了多少草就可以判斷羊長了多少肉。”
在“羊論”的啟發下,趙華林和同事們開始尋找衡量COD和SO2減排指標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