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以來,國內蔬菜價格已經連續十周上漲。2010年9月25日央視《經濟半小時》對此展開的調查稱,城市菜價居高不下的一個深層次原因,實際上在于城市周邊的大量菜地,讓位給了大規模土地開發,城市蔬菜自給率過低。以下為節目實錄:
今天我們來關注老百姓的菜籃子,根據農業部統計,進入6月份以來,國內蔬菜價格已經連續十周上漲,漲幅達到30%。9月2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明確指出,目前部分大城市蔬菜自給率過低,容易導致蔬菜價格大起大落。這些大城市為什么自己滿足不了蔬菜供應?嚴重依賴外地菜又會給菜價帶來什么影響呢?我們來看看記者在杭州的調查。
這里是杭州蔬菜批發交易市場,也是杭州市蔬菜流通的大本營,每天凌晨是整個市場交易最繁忙的時候,一輛輛滿載蔬菜的大貨車整齊排列,停滿了整個市場。值得注意的是,市場里幾乎所有的大貨車都掛著外地牌照,近的有湖北、江蘇,遠的有黑龍江、河北、山東等等。這些司機操著各地的方言告訴記者他們來自不同的城市。
杭州蔬菜批發交易市場 商販
蔬菜商販:外地的 外地的。
記者:哪兒的?
蔬菜商販:山西的。
蔬菜商販:張北的。
記者:這菜是那兒拿過來的?
蔬菜商販:山東沂南的。
記者隨意詢問了十幾輛大貨車車主,得到的答案無一例外:車上拉的都是外地菜。這位批發商從2004年這個市場開放,就一直在這里做生意。他告訴記者,只要看一眼,他就能分辨出哪些是本地菜,哪些是外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