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地地道道的河南人,身高不到一米七,但脾氣大、性子急,又做過5年海軍,到現在還保持著遇人敬軍禮的習慣,提起“特權車”,46歲男人的嘴里就迸出倆字兒:“不公!”
這種感覺來源于他的職業。因為長期在電視臺跑民生,他交了很多交警朋友,并耳聞目睹了街頭“特權車”的種種丑態。
比如,碰見違章的公務車,許多時候,司機就會掏出手機撥個號,搖頭晃腦地沖交警說,“你接”;更有甚者,憑著自己有關系修改罰單,會“主動挑釁”,明明50的罰單,愣讓開200。
據說,曾經有一個年輕交警,在被司機挑釁后,氣得拿圓珠筆在空白處寫下了“改此單者死全家”,一遍一遍,直到寫滿才作罷。
但一直以來,因為“位卑言輕”,老呂并沒有能力去改變這一切,他形容自己是“有心殺敵,無力回天”。不過,直到2007年,“周老虎”事件紅極一時,這個記者突然間意識到,“原來互聯網這東西,是能讓‘官老爺’認錯的!”
打那以后,這個記者徹底走上“職業化”道路——他胯下騎一小摩托;掌中一索尼攝像機,始終保持鏡頭蓋打開狀態;肩背一黑包,重達30斤,包內裝有帶子10來盤、電池3塊、奧林巴斯照相機1個、IBM筆記本1臺;兜里還揣著3G網卡,保證隨拍隨傳。
在他的鏡頭下,那些特權車司機的嘴臉毫發畢現。有人“先自報單位,再問你單位”,有人直接就罵“滾你×蛋”,有人會“直接打人”,有時候,鏡頭里的畫面會劇烈抖動,這說明那哥們兒“沖過來動手了”。
“得隨時研究對方心理!”呂建福像是在傳授自個兒的心得,“什么樣的人就得用什么樣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