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經被特權車司機打過,被人拉拉扯扯更是不計其數。于是,在拍攝時,他總會有意識地往人多的地方湊,這樣“對方一般就不敢真動手了”。
有時候,一些車主會驕橫地表示:“你拍了也沒地方敢讓你播。”這時,他總是“嘿嘿”一笑,把臉湊過去,“您知道新浪吧,知道網易吧,您的領導也上網吧?”對方立馬就慫了。
不過,要是碰著“慫的”,老呂更來勁,一邊拍一邊教育司機,“搶道恁舒服嗎?不搶道會死不?”
3年中,呂建福的足跡踏遍了小半個河南——鄭州、周口、信陽、駐馬店……根據不完全統計,他拍攝的“特權車”視頻,在網上的點擊率已經突破了200萬次。
在鄭州這座城市里,呂建福的事兒流傳甚廣,飯店旁的保安、火車站附近的商販甚至胡同里賣報紙的老婦,都是他的線人,有時候,老呂的小摩托開過路邊攤,前筐里就能多出幾瓶礦泉水。有些司機本沒見過這個身高不足1米7的小個子,一聽是“專拍公車的那個”,便會忙不迭地舉起胳膊,擋住面目。
還有一件事兒,也足以證明他的“江湖地位”: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制作過一期關于廢除公務特權車的專題節目,幾位專家都提醒主持人,必須“先打一個電話給呂建福”,不然,討論的結果“將缺乏現實意義”。
不過,這個旁人眼中嫉惡如仇的記者,也有心慈手軟的一面。有時候,他會幫助交警對付一些公然在馬路上飆車的“富二代”,但拍歸拍,老呂卻從不曝光他們:“還都是孩子,認罰就好了,要在網上炒起來,毀了孩子,我會懺悔一輩子的!”
呂建福也很討厭別人叫他“憤青”。在他看來,自己并不僅是在“挑刺兒”,“拔刺兒”才是真正的目的。
在他創建的“專拍公務車”QQ群里,如果有“不發言只旁觀”或者“只謾罵不建言”的,都被他“請”了出去。而每當政府出臺一項整治舉措時,他也都第一時間在自己的博客、QQ空間和微博上發布,以表達對領導的感謝,以及“進一步的期待”。
的確,這種期待也收到了一些良性的回報。
今年7月底,河南省公安廳發布消息,即日起在全省范圍內取消公安車牌號段“豫O”,鄭州市政府也在同一時間做出決定,取消政府專用車牌號段“豫AAA”。在這次行動中,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第一個帶頭更換了自己的“豫O”號牌。
而更多變化還在持續發生:罰款的修改權限被收到了省公安廳;公車私用的特權車,將實行“直接扣牌制”;鄭州市管城區區長助理的公務車,因為違規駕駛被查沒……
很多媒體都將這些改變,視為呂建福成功問政政府的“里程碑式進步”,交警圈里也流傳起了“百姓有事找交警,交警有事找呂哥”的口頭禪,甚至還有些率性的網民,給呂建福安上了“純爺們兒”的稱號。
而最讓這個記者意外的是,他居然收到了一張市文明辦送上的胸卡,上面印有“市民文明尋訪圖案宣傳部副部長”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