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被堵在京滬高速上的車主,下車看報
一個國家的困局
前天下午召開的“和諧城市與支撐系統”論壇上,國務院參事、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牛文元爆出最新研究成果,因為交通擁堵和管理問題,中國15座城市每天損失近10億元財富。
“我們研究中國百萬人以上的50座主要城市,這些城市的居民平均單行上班時間要花39分鐘。”牛文元算了算,按照人口來算,中國15座城市居民每天上班單行比歐洲多消耗288億分鐘,折合4.8億小時,“上海每小時創造財富2億元,據此算,15個城市每天損失近10億元人民幣。”
“城市要和諧,交通問題很重要,交通擁堵不僅消耗能源巨大,還影響了人們出行心平氣和的狀態,老堵在路上,會心平氣和嗎?這對和諧不利。”牛文元說,交通擁堵是現代城市病中最嚴重的。
論壇上,世界銀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可持續發展部部長約翰魯姆也提出,城市多樣化交通中,還要注意不同出行方式之間的關聯性,“比如下了輕軌,能馬上騎上自行車,或乘上公交車,這樣才能縮短出行時間。”另外,從長期看,要靠政府的規劃,中短期看,主要靠加大對公共交通的投資。
一群網民的懷舊:誰動了中國自行車
9月18日,北京的堵車創下新的紀錄,全市在當日晚高峰被堵路面超過140條,白巖松連嘆“快崩潰了”。
北京市交通委規劃處處長陳燕凌稱,目前北京44%的機動車日出行距離不足5公里,這一部分需求是可通過自行車解決的。
曾經我們被外國人感嘆為“自行車王國”,城市中涌動的自行車流被比喻為“移動的長城”,如今卻難覓其壯觀景象。這兩天,在某網站推出的“誰動了中國的自行車”這個圖片專題中,上萬網友參與討論,其中很多人是這次黃金周大假出行的游客,他們紛紛感嘆:在“自行車時代”,根本就沒人擔心會堵車。永久、鳳凰、大金鹿、飛鴿……不少人對這些老牌自行車如數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