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稅并非為降房價
北京、深圳、上海、廈門等城市推出了不同版本的“限購令”,此前的一系列樓市調控難以真正撼動房價,反而讓樓市更加撲朔迷離。在這種背景下,“限購令”被寄予了厚望,但和其他許多調控政策不同,各大城市的限購令都有一個定語:“暫時”。
這傳遞出微妙的市場信息。上海市房管局等8部門9日對“滬十二條”進行解讀指出,上海“限購令”何時結束將由新政后的市場供需狀況、房地產市場價格是否控制住為條件,尚無明確期限。
全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上海輪值主席、上海乘星行行銷服務機構總經理李驍接受中國證券報采訪時表示,“限購令”出臺,對房地產調控而言,現階段恐怕治標不治本。
“以北京每個家庭限購一套的‘限購令’為例,出臺至今,北京的房價并沒有下降,理由其實很簡單,需求可以被壓制,但不可能被消滅,如果不著力于改善供求關系,調控預期,一旦限購政策放開,原來的需求如潮水般出現,市場只能報復性的反彈。”李驍并不看好“限購令”,原因是無法打消市場的預期。
如果此輪調控不理想,政府還有一張“王牌”:房產稅。之前輿論驚呼老虎來了,最近似乎發現房產稅是“紙老虎”。目前上海市已建立房屋狀況信息中心,為征收房產稅鋪路,上海有開征房產稅的基礎條件,一旦國家政策明確,可加快推進。業內人士稱,房產稅將先“部分征收”,三套房以上征收的方案出臺的可能性比較大。上海房管局一官員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上海肯定是“試點征收房產稅的城市”,先試點再推廣全國,但征收房產稅不是為了降低房價。
房產稅或將推高租金
復旦大學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杰認為:“現在大家對房產稅的期望值有些高過頭了,對房產稅的效果也有些夸張。實際上房產稅開征達不到那么大的作用,在很多征收房產稅的國家里,照樣有房地產泡沫。在短期之內,可能對房價上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長期來看,一些投資客可能還是會囤房。”
“把房產稅當救命稻草無法拯救樓市。”上海乘星行行銷服務機構總經理李驍直言。李驍認為,從政府宣傳的角度看,出臺房產稅的兩大作用:調控樓市和調節居民收入。對于“調控樓市”,所產生的影響是暫時的,雖然增加持有者的成本,但不可能從終端的產品上讓其價格下降,不足以調控市場降溫。以2004年增加交易稅為例,其增加的成本可達總房價的8%-12%,但房價依然上漲。
“參考國際物業稅0.8%-1.2%的標準,房產稅征收0.3%-0.4%當屬合理,100萬價值的房產每年增加3000-4000元的成本,但該部分的成本極容易轉嫁至租金上。”李驍認為,房產稅出臺,將大幅度推高房屋租金。
李驍說,如果說房產稅不能調控房價,其另一功能調節收入可以實現,稅收用來解決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