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
調查絕對不碰部委機關
經典語錄:為客戶保密是行規,沒說的!“三不查”是我們的底線。
保密是偵探行業的客戶們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除了少數稍顯“正規”的調查公司會與客戶簽訂服務合同及保密協議外,大部分調查公司還只是采用先打款付押金、完活兒后給余款的較初級方式,“為客戶保密是行規。”調查公司都聲稱。受審的私家偵探原正亦稱,自己最后連客戶名和聯系電話都不留,“所有資料統統刪除。”
而原正還透露,私家偵探行業的另一個行規是“三不查”,即中央機關不查、政法機關不查、“黑社會”不查,“那是我們干活兒的底線。”
■記者調查
個人只可查身份證信息
有法律學者表示,“私家偵探”是我國目前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而私人調查業務確實存在著一定的社會需求。由于私家偵探處在尚未“轉正”的爭議階段,那作為個人是否能夠自行獲得信息資源呢?
記者致電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銀行,各銀行均表示,由于個人信息是保密的,所以不受理他人賬戶查詢的個人業務,但可以進行司法協助,“如果法院提出,我們會給予配合。”
至于房產信息,記者在致電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熱線后,其工作人員表示,因涉及個人隱私,除法院可查外,個人在訴訟案件中可由律師攜代理函查詢。
而曾經出示當事人身份證即可打印其手機通話記錄的情況也早已成了歷史。記者從移動公司和聯通公司了解到,若要獲得個人手機通話記錄或短信記錄,都必須有被查詢號碼的一個服務密碼,或直接持有該號碼的SIM卡,而查詢的短信記錄也并不能提供實際內容,只是聯系號碼和時間而已。
唯一能個人進行核實查詢的只有身份證信息,只要登錄公安部的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網站,或編輯手機短信“CX姓名身份證號”發送到10665110,查詢者即可收到包括被核查人照片的須付費5元的彩信回復。
■歷史沿革
名偵探首辦私家偵探機構
1992年,上海成立了國內第一家私家偵探機構——“上海社會安全咨詢調查事務所”,由當時號稱國內四大刑偵專家的4位老者擔綱,創始人為上海灘鼎鼎有名的大偵探端木宏峪。上世紀80年代初,端木宏峪出任上海市公安局刑事偵查處處長,先后指揮偵破了上海印紗廠巨款被盜案、錦江涉外兇殺案、于雙戈持槍搶劫殺人案、美國領事館財物失竊案等一系列震驚中外的大要案。
80年代末,端木宏峪退休。幾年后,由他出面成立了中國首家私家偵探機構。然而僅僅過了一年,公安部發文規定禁止設立私家偵探社,端木宏峪的私家偵探所就此夭折。
同樣是1992年,從警十余年的陸建辭去公職,申請開辦的“寧夏神鷹偵探事務所”,經寧夏公安廳批準、寧夏工商局注冊正式掛牌營業。寧夏神鷹偵探事務所雖說也只是曇花一現,但據工商部門證實,這卻是迄今為止中國大陸唯一真正合法注冊并在名稱中出現“偵探”字樣的私人偵探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