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招投標藏有貓膩
在工程建設領域,招投標一直都是貪腐易滋生的危險地帶,在涉油腐敗案件中,這里也成了重災區。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規劃計劃處原副處長夏紹柳就是因工程招投標落馬的。
據烏市沙區檢察院辦案人員介紹,“我們在偵查(新疆)自治區第三建筑公司原總經理、黨委書記馬敬增和原副總經理張紅旗受賄窩案時發現,該公司賬目中有一筆100萬元的錢款被人提走,提款人是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干部夏紹柳。后經我們查明,1995年,在油田公司的小區建設中,夏紹柳認識了三建公司某分公司經理周楠。從此,夏每到烏魯木齊玩,都是周負責接待。2004年5月,油田公司準備對新勘探開發綜合樓工程進行招標。夏被公司任命為該項目經理部工程組組長、招標委員會成員,系甲方代表。夏立即將工程招標的信息透露給周。很快,包括新疆三建在內的3家建筑單位參與投標。最后,周的公司中標了。”
2005年春節前,夏全家到海南旅游,在走之前,他給周打了一個電話。在送夏去機場的路上,周悄悄塞給夏一個裝有5萬元的大信封。2005年4月,夏到烏魯木齊辦事,住在親戚家。周得知后,在送夏回親戚家時,送給夏一個大編織袋。夏心知肚明,上樓后一數竟是35萬元現金。一次次累計下來,夏發現周已經給他送了95萬元。夏瞞著妻子把錢藏在家里空調的通風口處。
案發后,夏紹柳一再對辦案人員強調:“自己拿的是'信息費’,不算受賄。”夏還說:“我家不缺錢,可當時真是中了'邪’。'馬張’大案暴露后,我去找過周想把錢退回去,可那會兒正巧有個人過來說事,我們的談話被打斷,也就把最后一次機會給錯過了。”
2008年,夏紹柳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其犯罪所得人民幣95萬元依法上繳。
銷售采購大吃回扣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黑龍江民營油商認為:“有些人早晚得出事。在鬧'油荒’的時候,中石油、中石化的油品銷售公司掌握著決定民營加油站生存與否的油源。只有'孝敬’好這些公司的領導,民企才能生存下去。”
事實上,王賢瀘的落馬恰恰就是因為涉及到油品銷售環節收受賄賂等問題。2006年王賢瀘擔任中石油黑龍江省銷售公司總經理一職,當時正趕上全國大面積鬧“油荒”,手握實權的王賢瀘把油批給誰就意味著讓誰賺錢,一些識趣的民營加油站經營者都向他送上了自己的一點“小意思”一來二往,他的胃口越來越大,收受了大量現金和名貴禮品。
在此之前,王賢瀘曾擔任遼河油田曙光采油廠廠長一職,因為推行扁平管理模式,人送綽號“王改革”,很受高層賞識。他在擔任中石油黑龍江省銷售公司總經理期間,因為推行非油業務得到集團公司好評。曾經先后被評為黑龍江省第十屆勞動模范和黑龍江省政協委員,還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獲得者。就是這樣一個極有前途的人,最后卻栽在一個“貪”字上。
高管腐敗“燈下黑”
另外,中石油分公司高管腐敗在其表現形式上還有兩個明顯特點:
“一把手”落馬成為中石油分公司腐敗的一個突出特點。像王賢瀘、顧滿林、李懷忠、申乃進、瞿向群等落馬貪官皆是中石油下屬公司或部門一把手。
“一把手”腐敗不僅在中石油系統,就是在整個國企腐敗中也是個日漸突出的問題。有關統計顯示,在查處的國企腐敗專案中,“一把手”違法違紀的占91%。“一把手”既是企業的決策者和執行者,又是企業的管理者和監督者,無人監督和約束“一把手”,成為名副其實的“燈下黑”。
“窩案”、“串案”是中石油分公司腐敗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從查處的情況看,往往是一個單位內多人合伙,或領導貪污、挪用,有關人員群起效尤,或內外勾結,共同犯罪,往往是辦一案,帶一串,端一窩,甚至是整個管理層全軍覆沒。
據烏魯木齊市沙區檢察院副檢察長王曉壯介紹,“我們在破獲一起油田窩案時,其主要線索就是發現一個采購員一次購進的某種原材料足夠使用兩年,我們覺得肯定有問題,結果仔細一查,竟然因此挖出十幾個串案。”
來源:千龍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