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持續發酵,國際經濟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您認為中國同亞洲國家在拉動亞洲和世界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什么作用?
答:在不久前越南河內舉行的東盟-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上,韓國總統李明博和東盟一些國家領導人說,危機孕育機遇。每次危機和挑戰,無論是亞洲金融危機,還是國際金融危機,都讓亞洲國家更加強大和團結,都推動東亞合作邁上新臺階,都促進了地區和世界繁榮。的確如此。
2008年10月,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初,東亞國家領導人就在北京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期間舉行早餐會,就抵御各種風險,保持亞洲和世界經濟穩定、金融穩定、資本市場穩定和社會生活穩定交換意見,達成8項重要共識。
兩年來,亞洲國家弘揚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優良傳統,在根據本國國情出臺刺激經濟政策措施的同時,加強團結協作,積極推進區域合作,為亞洲率先回升向好發揮了重要作用,并使東亞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貿易方面,今年1至9月,中國與亞洲國家貿易總額超過6400億美元,同比增長38%,中國從亞洲國家進口3613億美元,同比增長44%。中國對亞洲國家貿易逆差達796億美元,其中,對韓國、日本和東盟貿易逆差分別為522億、414億和122億美元。中國繼續是亞洲國家第一大出口市場。中方加大了對孟加拉、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南亞國家援助力度,向孟、阿70%出口中國商品提供關稅優惠待遇,緩解貿易不平衡。
自貿區建設方面,今年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的“元年”。作為目前發展中國家之間最大的自貿區,中國-東盟自貿區使雙方資金、資源、技術和人才等生產要素的流動效率顯著提高,為擴大貿易和投資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環境。據中方統計,今年1-9月,中國-東盟雙邊貿易額達2113.1億美元,同比增長43.7%。今年雙方貿易額有望創造歷史最高水平。中國和其他東亞國家還在積極推進東亞自貿區建設,中日韓三國確立了2012年完成三國自貿區官產學聯合研究的目標。我們還同東亞國家一道,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最大程度地減輕國際金融危機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