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亞運賬”,我們匡算了一下,廣州亞運會和亞殘運會的運行資金預算約為73億元人民幣,場館建設和維護資金預算為63億元人民幣,合計136億元人民幣。最重要的是,我們不是為辦亞運而辦亞運,而是抓住籌辦亞運的機遇補上城市建設的歷史欠賬。通過籌辦亞運,廣州的城市建設加快了5至10年,換句話說,廣州市民提早5至10年享受到了城市建設現代化的成果。與此同時,亞運對廣州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拉動作用。
后面要算的“亞運賬”更是大賬。可能亞運的影響力比不上奧運、世博,但我們成功地把“辦賽事和辦城市”結合起來,最大程度地挖掘了亞運會對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潛能。具體就是“四個結合”:
一是把籌備亞運會和亞殘運會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相結合。在籌辦過程中大力推進“三促進一保持”(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促進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建立現代產業體系,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實施“退二進三”和“騰籠換鳥”,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展綠色經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新進展。
二是把籌備亞運會和亞殘運會與建設廣州美好家園相結合。為實現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關于廣州城市環境面貌到“2010年一大變”的目標,和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同志提出的“天更藍、水更清、路更暢、房更靚、城更美”的要求,我們加快推進實施2010年城市環境面貌“大變”工程計劃、亞運城市行動計劃和“花園城市”建設行動綱要,全力推進水環境、空氣環境、人居環境及交通環境綜合整治,使亞運會和亞殘運會的籌備過程變成為推動城市環境面貌大改善、上水平的過程,成為建設廣州美好家園的過程。
三是把籌備亞運會和亞殘運會與提升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相結合。我們統籌處理好亞運硬件建設與城市軟環境建設的關系,努力營造優良的城市軟環境和昂揚向上的城市精神,展示和提升廣州城市文明形象,使亞運會和亞殘運會成為推進現代公民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載體,努力打造廣州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園。特別是緊緊抓住承辦首屆亞殘運會的重要契機,積極落實與中國殘聯共建“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先行市”協議的有關內容,出臺了《關于加快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決定》,全市上下形成了大力弘揚人道主義精神、齊心協力建設愛心城市、共同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氛圍,努力促進“殘疾人更幸福、城市更文明、社會更和諧”目標的實現。
四是把籌備亞運會和亞殘運會與提高市民群眾的幸福指數相結合。我們順應市民群眾對有體面勞動、有尊嚴生活、社會公平正義、實現自身發展的向往和追求,把籌備亞運的過程作為推動社會建設上水平的過程,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切實辦好改善民生10件實事,大力推進社會管理服務體制機制創新,提高社區建設工作水平,組織實施十大亞運惠民項目,推動“平安廣州”建設,不斷提高社會和諧度和市民幸福感。我們從讓廣大市民更好分享亞運遺產出發,在亞運結束后將把開閉幕式場地海心沙島改造為亞運主題公園,建成具有嶺南獨特人文魅力并融入亞運文化元素的大型旅游休閑文化中心,為廣大市民休閑購物、觀光游覽提供特色更加鮮明的場所。我們還與香港賽馬會通力合作,建起了中國內地第一個馬屬動物無疫區馬術比賽場。以上這些,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
記者:廣州人向來低調務實,做生意又是天生的好手,算賬善算“大賬”。記得您申辦亞運時曾經說過:“做任何事情都會有風險”,當時為何這樣說?
張廣寧:其實,我們一開始就抱定了“科學籌備亞運,務實籌備亞運,節儉籌備亞運”的宗旨。
一直以來,亞奧理事會都是指定一個外國公司做總包來承攬賽事的贊助,后來,終于同意我們買斷,這在亞運史上還是頭一回。沒成想,買斷之后就遇到國際金融危機,贊助商一下少了很多,加上上海世博會在亞運前開幕,大贊助商幾乎全部去了那里,亞運贊助也就沒有預期的好。但通過運作,亞運會、亞殘運會總的運作收支是平衡的,而且略有結余,1000多萬吧。
我們抓住國際金融危機中蘊藏的機遇,危中尋機,機中求進,利用國家全面實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一攬子計劃,特別是實行適度寬松的金融政策、積極鼓勵地方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的機會,果斷進行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2008年12月11日成立廣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作為城市建設的一個投融資平臺,并由城投集團通過市場融資,加大城建投入,高強度推進城市規劃建設項目的實施和運作。以目前世界上最先進,集電視發射、旅游觀光、科技展示、文化娛樂、氣象研究、指揮控制等功能于一體,形象秀美的廣州塔為例,這個項目投資超過27億元,政府也只是借資400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
另一方面,舉辦亞運會肯定需要場館。我們統計了一下,本屆亞運會75%是利用了舊場館,25%為新建場館,是歷屆亞運會中新建場館最少的。利用舊場館也好,建設新場館也好,都要跟城市的規劃布局、長遠發展結合在一起,“多中心,多功能”,方便賽后的綜合充分利用。這是廣州亞運最大的一個亮點,也充分體現了節儉辦亞運的理念。當然,場館分散了一點,給亞運安保和交通組織增加了困難,但我們寧可在這一個月里辛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