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經過長達半年多時間醞釀之后,食糖價格在今年八九月份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迅速飆升,從5000多元/噸迅速上漲到6000多元/噸,10月中旬以來,在不到半個月時間里,又迅速從6000多元/噸飆升到7000元/噸,進入11月之后,報價更一度逼近7500元/噸的歷史高位。糖價高企,被網友戲稱為“糖高宗”。
令人驚奇的是,就在10月初,多位食糖業內人士還認為:糖價上漲因受旱情影響,價格上漲空間有限。然而,《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多位投融資專家則認為:食糖價格的快速飆升已經無法用供求關系、產銷平衡來解釋,只有深入了解整個產業的內外規律,才能明白食糖價格還將走多遠。
現象
批發零售諸多環節“漲聲一片”
胡啟蓮說:“這表明市場已經對價格波動非常敏感,從核心意義來看,很可能不僅僅是市場的敏感度進一步提升,更大程度上應該是過剩資金在尋找出口。”
今年8月份以來,國內糖市出現了整體大幅度上揚的局面,在西安、青島、廊坊、武漢、合肥、鄭州、福州、上海、天津、石家莊、南昌、太原、哈爾濱、長春、北京等多個城市,8月30日的白糖噸價批發均突破5700元關口。其中,上海達到5830元/噸,創下今年國內“甜蜜”市場最高行情。8月30日,云南白糖價格大幅上揚,5450元/噸的報價,創下1995年以來云南白糖批發價最高行情。
與此同時,終端零售的行情也在不斷上漲。云南昆明、廣西南寧、柳州、等地的零售商店和超市中,白糖價格已經上揚到7.5-8.5元/公斤,比7月份的價格平均上漲了0.5-0.8元。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廣西南寧沃爾瑪、南城百貨、北京華聯等超市采訪時,一斤裝的白糖售價基本上要在4元錢左右,也比上月增加了0.5元。
在南寧市食品批發市場,一件(100斤)白糖要價達到337元,一家批發店店主黃女士告訴記者,一個月前每件白糖價格還停留在250元上下,最近則是一天幾個價。
食品工業、飲料業和飲食業是主要涉糖行業,其中糖果、糕點、餅干、速凍食品、乳制品、罐頭、飲料等是用糖的主要領域。受糖價飆升影響,與食糖有關的糖果、巧克力等產品已經有不少品牌開始提價。其中,嘉士利旗下餅干上調5%,嘉頓罐裝餅干提價6%。
接受記者采訪的諸多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論價格上漲的最大特點是傳導性很強,期貨、中遠期現貨交易和批發價格的飆升,迅速傳遞到零售終端市場。這意味著原來意義上僅僅停留在期貨、中遠期現貨和批發領域的價格波動,已經能夠迅速延伸到零售領域中。
來自相當一部分國內乳制品、餅干和方便食品企業反饋的信息表明:如果糖價持續上漲,這一類產品的價格上漲就成為必然趨勢,即使價格不上漲,生產企業也會采取減少包裝重量等方式,緩解來自供應源頭的壓力。
廣西糖業專家胡啟蓮分析說,在2008年之前,期貨、中遠期現貨糖價的迅速上揚,一般要花3個月到半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引發零售終端的價格上漲。但2008年之后,期貨、中遠期現貨糖價上揚,只要不到2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能引發批發環節的價格上揚,并隨之引起零售終端的價格飆升。
胡啟蓮說:“這表明市場已經對價格波動非常敏感,從核心意義來看,很可能不僅僅是市場的敏感度進一步提升,更大程度上應該是過剩資金在尋找出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