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要讓人感覺溫暖”
經過產業結構調整,南莊的發展出人意料:環境得到了整治,經濟發展卻沒有因此減速。2009年全鎮GDP達到了102億元,比調整前的2006年增長65%,稅收增長26%。
大規模關遷重污染的陶瓷企業,也沒有讓南莊丟掉“中國建陶第一鎮”的牌子。相反,4年來,南莊陶瓷業卻得到歷史性大發展:產能占全國比重從2006年的25%,躍居到60%。目前,已有1100余家陶瓷營銷中心進駐南莊,其中屬于總部的有150家,這使南莊成為全國最大的陶瓷總部集中地和展示貿易中心。
南京大學環境研究所所長朱曉東評價說,南莊是全國工業強鎮轉型升級的范例。他預測,三五年之后,南莊將實現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歷史性轉變,污染水平會隨著收入的增長而進一步下降。
反面教材變成正面典型,背后折射出政府發展理念之變。
發展經濟是為了什么?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是典型的“知易行難”。張輝明說,一切發展的最終指向都是人,就是讓老百姓得到最大限度的幸福感,“GDP不僅僅是一個冷冰冰的經濟學概念,它更是一個讓人感覺溫暖的民生學范疇。”
目前,科學發展理念在南莊已深入人心,就連陶企老板也從“被環保”到“主動重視環保”。強輝陶瓷企業老板梁其說:“我花錢進行除塵治污,其實也是在賺錢。車間粉塵少了,產品的優品率大大提高,企業利潤更多了,員工的身體也健康了。”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