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下降
10月14日以來,海口及三亞“限購令”先后開始執行,暫時實行限定居民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購買一套商品住房。
11月4日,由住建部和外管局聯合簽發的《關于進一步規范境外機構和個人購房管理的通知》規定,境外個人只能在境內購買一套用于自住的住房,境外機構只能在注冊城市購買辦公所需的非住宅房屋。
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總監張大偉分析認為,該通知主要針對目前大量熱錢流入內地樓市、擾亂了現有購房秩序的現象而出臺,從源頭卡住熱錢進入內地,這將對高端的投資需求產生極大的抑制。
事實上,一系列限購、限外政策已經令海南樓市內外交困。據統計,海南主要城市已有多日成交總量不足50套。
這種局面一下子打亂了海南各大開發商的開盤策略,比如意欲在海南打造一個18平方公里超級大盤的中信泰富,多家房地產機構監測其原計劃開盤時間定在10月,但其目前仍處于待開盤狀態。
但也有跡象表明,外資仍比較看好海南樓市的發展。GVA衡信柏迪營銷部董事岳鋒鋼介紹說,10月份有些俄羅斯人、日本人等去海南買房。他認為外資看好海南樓市,一是因為外資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比較強烈,二是中國的經濟正逐年高速增長,另外也是看中了海南的資源條件。
海南樓市被透支了?
曹鋒杰表示,由于海南樓市吸引了對市場把握比較敏銳的投資客,其中包括溫州人,因此其市場動向將對全國樓市起著一定的風向標作用。在他看來,本輪樓市調控政策力度之大堪稱空前,而且后續還有幾張牌可打,因此海南房價飛漲之勢必然受到遏制,甚至巨幅震蕩。
在改革開放后的第一波房地產熱潮中,各路炒房資金迅速涌入海南,海南房價泡沫越積越大,隨后在1993年決策層收緊銀根后,海南樓市迅速崩盤,第一波房地產熱潮也隨之瓦解。這一次,政策層面的決心幾乎與當時毫無二致。
“但市場已經徹底改變了。”顧云昌認為,“1993年海南樓市崩盤是因為不知道市場到底在哪?因為當時實行的是福利分房,住房問題不是通過市場解決的,樓市都是玩空轉。不過隨著住房制度的改革和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場形成了真正的需求。”
海南盛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彬表示,海南樓市如果繼續暴漲,就與政策調控相違背,無法持續發展。短期海南房價會有波動,但波動幅度平均不會超過20%。
中國房地產協會一位副會長多次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房地產不僅對拉動消費起著較大的作用,而且牽連著投資,是支柱性產業,在經濟結構順利轉型之前,其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容忽視,因此,管理層很難完全抑制房地產業的發展。
近日,央行行長周小川的“池子”理論引起了廣泛關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開發商認為,海南樓市可謂是中國樓市眾多“池子”中容量非常大的一個。他認為,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出臺,從一定跡象顯示出管理層意圖將大量資金引導進這個“池子”中來,但海南房價的急劇暴漲令其頓失吸金功能。可以說海南樓市價格至少透支了未來三至五年的房價上漲空間。
此前有報道稱,從年初開始,已經有些溫州資金逐步撤離海南。上述開發商認為,進入海南樓市的都是最慣于投資的大資本,而海南樓市與全國樓市目前同樣處于虛高,資本對全國樓市的判斷或將與海南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