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4日,密云云岫谷游獵風景區,一名狩獵者正在尋找獵物。
12月2日,北京溝域經濟發展規劃和招商會上,密云縣宣布將在深山建華北最大的狩獵場。該項目包括6000余畝封閉式狩獵場、100平方公里開放式狩獵區。
實際上,這個狩獵場1994年已經建成,是北京市僅有的兩家獲批的狩獵場之一。此后,狩獵場由盛而衰,2000年開始處于半開放狀態,至今“沉睡”十年。
而近期,借助北京市力推“溝域經濟”,沉寂多年的狩獵場浮出水面,以期探索出新的山區經濟發展模式。狩獵場重張一方面要面對日趨激烈的保護動物意識爭論,另一方面卻要亟待提高經營模式和水平。
12月4日,距城區160多公里,密云縣新城子鎮云岫谷游獵風景區,十多年前建成的門廳已破舊不堪。
打獵子彈10元一發
狩獵場行人稀少,工作人員是附近的村民。狩獵者都要進行實名登記,登記本上,幾個月下來只有薄薄一本。
狩獵區不需門票,槍支使用費是每天150元,子彈10元一發,導獵費150元。登記完畢,工作人員帶著獵手領槍。槍的位置非常隱秘,打開兩層防盜門進入一個房間,再從保險箱取槍,
獵手們每人領了50發子彈,前往狩獵區。
一個小時空手而歸
狩獵區在幾公里外,是獵場租的幾千畝林場。
在導獵員帶領下,幾名“獵手”來到一座矮山下。導獵員先建議這些新手“先放兩槍感受一下”。同時,他簡單教授換子彈和射擊的程序和要領。獵手們所用的子彈為散彈,射程在80米左右。
“砰砰”幾聲槍響,聲音在山谷里回響。
山坡上,半人高的干草和荊棘等植被讓獵手“無路可尋”,導獵員一邊爬山,一邊指導獵手。“慢慢趟路,不要著急。”另外要細心觀察遺留在山上的動物糞便,尋找動物蹤跡。
一小時間,獵手們在掛扯衣服的荊棘和削尖的荊條茬間穿行,除幾枚褪色的蛋殼外,一無所獲。偶爾有一只山雞從身邊猛然躥起,但沒等獵手反應,山雞已快速飛出,然后落在跟它相同顏色的雜草叢中。
偶爾遠遠聽到山雞鳴叫,但始終不見蹤跡。幾名獵手尋覓1個多小時,最后只能悻悻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