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問:
抗生素殘留一定有危害嗎
編輯:之前有媒體報道說,動物產品中殘留抗生素,已經成為耐藥菌產生的原因之一。抗生素殘留是怎么產生的?
沈建忠:畜禽養殖業中使用抗生素并不一定產生殘留危害,關鍵是如何科學合理的使用。所謂科學合理的使用,就是指使用的抗菌藥物產品必須是國家醫藥管理部門批準允許使用的品種,并嚴格按照標簽說明書使用,包括使用動物對象、適應癥、用法和用量、休藥期或棄奶期等。也就是說,只要在畜禽養殖中正確使用抗菌藥物,不濫用,嚴格執行休藥期產品不允許上市銷售等規定,藥物殘留危害就不會產生。
需要說明的是,畜禽養殖中抗菌藥物的使用會導致肉蛋奶中出現一定的殘留,但殘留不等于一定產生危害??股貧埩袅窟_到一定程度,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直觀地說,我們要喝幾萬升牛奶,抗生素含量才相當于感冒時經常服用的抗菌藥一小粒的含量,殘留量是極其微小的。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及歐美發達國家根據抗生素的種類、使用目的等制定了肉蛋奶等畜禽產品中抗生素殘留的安全限量標準,即最高殘留限量。我國農業部于2002年發布了《動物源性食品中獸藥殘留最高限量》,并適時參照國際標準和歐美標準進行修訂。在實際生產中,只要肉蛋奶中抗生素殘留量低于規定的安全限量標準,該畜禽產品就可以放心食用。
編輯:也就是說,人體對抗生素的耐藥性,與養殖中使用抗生素關聯不大,是嗎?
沈建忠:世界衛生組織和食品法典委員會等國際組織得出的較為一致的觀點是,養殖業使用抗菌藥物有可能引起動物病原菌(如沙門氏菌、彎曲桿菌)耐藥性的升高,但共棲菌(如大腸桿菌、腸球菌)的耐藥性,雖然人們擔心其風險,但目前仍沒有直接的科學證據表明其可以由動物沿食物鏈傳遞給人并造成危害。
衛生部全國細菌耐藥監測2009年度的監測數據顯示,我國人源細菌耐藥普遍較為嚴重。中國農業大學和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等單位監測表明,當前我國人源細菌對新型抗生素嚴重耐藥的主要原因,是人醫臨床不合理使用或濫用抗生素造成的,而非由養殖業使用抗生素造成的動物源耐藥細菌傳播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