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1日,北京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員在幫助顧客選購蔬菜。當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11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5.1%,創28個月來新高。其中,11月份食品類價格對CPI上漲的“貢獻”率為74%,居住類價格對CPI上漲的“貢獻”率為18%。新華社發(羅偉攝)
■ 網言網語
“買啥漲啥!用流行的網絡用語來說就是:CPI,你懂的?!?/p>
“現在既跑不贏劉翔,也跑不贏CPI”
當了“房奴”“卡奴”后,如今又被迫變成了“菜奴”。
“從今天起,做一個對自己摳門的人。出門只坐公交,去近的地方就騎車或步行。不煲電話粥,盡量短信飛信說事……”(海子體詩歌戲作)
“神馬數據、新高、甚至漲價的東西都是浮云,我只關心,什么時候,物價能降點?”
“哥囤的不是油,而是心態——一種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p>
“香菜,1元3根,100元可以買300根香菜!”
工資“給點力”,跑贏CPI吧!
“限價令下,五百萬罰款紅線誰敢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