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買都“堵心”
烏魯木齊交通擁堵的現(xiàn)狀可以用一組數(shù)據(jù)反映:2001年以來,烏魯木齊主次干道通車里程的增長速度每年不及4%,而機動車以每年16%的速度增長;烏魯木齊現(xiàn)有道路里程1599公里,平均每公里道路擁有機動車187輛,已呈飽和狀態(tài)。
市民的感受更直接,在烏魯木齊開了30年車的司機曹俊說,過去是部分時段、部分路段會堵車,現(xiàn)在明顯感到走哪兒哪兒堵。以往在市區(qū)開車怕堵就走河灘快速路,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這條快速路上常常排起長龍,快速路成了“慢速路”。
采訪中,有不少尚未買車的市民擔憂,照目前烏魯木齊城市交通擁堵的嚴重程度來看,眼下隨著氣溫下降,馬上進入冰天雪地,這個冬天勢必交通狀況會更加惡化,出行怎么辦?
與此同時,有車一族也煩惱不斷:行車堵、難停車是家常便飯,燃氣車車主還要為排隊加氣頭痛不已。
記者近日搭乘一輛“黑車”,與車主交談時,她說,為接送孩子買了車后,發(fā)現(xiàn)每個月油費和保養(yǎng)費花銷真不少,使自己本來舒適的日子變得緊張,認為這車買得不劃算,為了“補貼些油錢”,只得冒險跑跑“黑車”。
更有網(wǎng)友在網(wǎng)上大呼“后悔買車”,為了減輕負擔,把才買不久的新車送進了二手車市,白白損失不少錢。
專家們不止一次地提醒消費者,購買私家車需要理性消費,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慎重做出決定,要明白買車利弊,不該讓汽車成為包袱。
“我也明白這個道理,可是每當上下班高峰擠不上公交車,在風雪天搭不到出租車,而且這種狀況漸成常態(tài)的時候,誰還那么‘淡定’?”近日在烏魯木齊友好國際汽車城準備選車的賀飛說,他剛參加工作不到2年,從父母那里借來本打算給他買房的錢拿來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