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保障。當前,世界范圍內的以發展清潔能源為中心的“能源革命”正蓬勃展開,我國電力工業已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加快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智能電網,對于推動我國從電力大國走向電力強國,服務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全面建成了特高壓交直流輸電示范工程。2009年1月6日,我國自主研究、設計、建設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建成投運,工程有效緩解了華中電網煤電運緊張狀況,促進三峽水電外送,全面驗證了特高壓輸電的技術可行性、系統安全性、設備可靠性和環境友好性。2010年7月8日,由我國自主建設的世界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送電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向家壩-上海特高壓直流輸電示范工程成功投運。工程每年將為上海輸送350億千瓦時清潔水電,直接服務上海世博會供電。這兩項工程的相繼成功建設,為清潔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能源資源的大范圍優化配置、能源效率的進一步提高奠定了基礎,開辟了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新道路,也為世界其他國家解決能源問題提供了重要選擇。
堅強智能電網重點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國家電網公司制定了堅強智能電網的發展規劃,開展了涵蓋發、輸、變、配、用、調度和通信各環節的20多項智能電網試點項目建設。其中,上海世博園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已建成了第一批電力光纖到戶智能小區試點工程;今年底將建成75個電動汽車充電站、6209個充電樁;國內最大規模的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已開工建設,2012年將形成10萬千瓦風電、4萬千瓦太陽能發電、2萬千瓦化學儲能綜合能力;集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為一體的天津生態城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正在加緊建設。
電網試驗體系建設和關鍵技術攻關實現重大突破。國家電網公司建成了特高壓交流、直流、高海拔、工程力學四個試驗基地和大電網仿真、直流成套設計兩個研發中心,形成了功能齊全、綜合指標居世界領先水平的大電網實驗研究體系。風能、太陽能發電研發(實驗)中心已初步建成。全面掌握了特高壓交直流輸電核心技術,成功研制了大容量變壓器、電抗器、換流變、換流閥、6英寸晶閘管等特高壓關鍵設備和元器件,形成了特高壓關鍵設備的批量生產能力。在智能電表、大容量儲能電池、風電機組低電壓穿越技術研究和設備研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