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3日)上午,法晚記者從科技部獲悉,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明天上午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將頒發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獎項。
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介紹,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工作繼續嚴格按照國務院頒布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和《實施細則》以及不同獎種的評價標準來進行,結合評審工作實踐,進一步規范了評審程序,并在受理、初評和評審會三階段三次公示項目,廣泛接受社會監督。
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介紹,評審的過程當中,加強了評審階段成果的公示力度,主要目的是接受社會的監督。除此之外還邀請中紀委駐科技部的紀檢監察局在評審的全過程當中進行現場監督,使評獎工作更加科學化、程序化、規范化。
1999年,我國對科技獎勵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取消了部門設獎,加大了國家科技獎的獎勵力度,并且增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以國家名義對為科學技術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給予最高獎勵。
這些變化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含金量”越來越高,也意味著國家對原始創新、自主創新越來越重視。
從獎勵數量看,國家科技獎從改革前的每年800多項下降到每年約300項,省部級科技獎從改革前的12000余項減少到5500余項,社會力量設獎從無到有,并逐漸發展壯大。
歷年獲獎者名單
2000年:著名數學家吳文俊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2001年:著名固體物理學家黃昆院士;激光照排之父王選院士2002年:巨型計算機專家金怡濂院士
2003年: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東生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院士
2004年:空缺
2005年: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名譽所長葉篤正院士;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院士
2006年:遺傳學家、小麥育種專家、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研究員李振聲院士
2007年: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閔恩澤;中國科學院院士、植物學家吳征鎰
2008年: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忠誠;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光憲
200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數學家谷超豪;中國科學院院士、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孫家棟
新聞鏈接
據了解,目前我國設立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5項國家科學技術獎。這些獎項每年評審一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16人。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兩名。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報請國家主席簽署并由國家主席親自頒發證書和獎金,獲獎者必須是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獲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建樹的。獲獎者的獎金是500萬元人民幣。
來源:法制晚報(記者 李洪鵬)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