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亞運會將是小輪車項目在亞運會上的首次亮相,11月19日,那里將誕生亞運歷史上第一位“小輪車之王”。要說誰最有“王者之相”,那一定是香港的混血車手王史提芬了。至少到目前為止,在亞洲賽場上,他的對手們還只能望其項背。
在亞洲所向披靡的歷史戰績讓22歲的王史提芬早早就有了“亞洲小輪車之王”的名號,對于即將開始的亞運會,他也毫不諱言那是自己今年的重要目標。
“我肯定不會否認我是沖獎牌去的,我要站上領獎臺,”王史提芬25日接受采訪時說得很坦率,“我知道這是第一次,如果我能贏,這當然是個很不錯的記錄,而且我也很有可能做到。”
10月1日,王史提芬剛剛在韓國實現了亞洲小輪車錦標賽的五連冠——自這項賽事誕生以來,他是男子組唯一一個冠軍。有記者讓他回憶上次輸給亞洲對手是什么時候,他說:“除了去年全運會之外,還沒輸過。”
去年十一運會的小輪車決賽,作為衛冕冠軍的他出發之后車鏈子突然斷了,摔了一大跤也摔掉了對手們覺得他會像探囊取物一般拿到的金牌。
為了避免再次出現“掉鏈子”的意外,這次他特意準備了兩部賽車,總價值達5萬美金。“很貴,幸好我有贊助商,”他笑著說。
亞錦賽結束之后,王史提芬就“百分之百”地投入到亞運會的備戰中了。他形容自己現在的狀況是“一切都很完美”,“不能更好了”,不過也不忘提醒自己,小輪車比賽容易出意外,而且對手也在進步。
“也許別人覺得五連冠意味著比賽對我來說像玩一樣,但其實完全不是那樣,每次比賽都很不容易,都是用很長時間的努力訓練換來的。”他說,雖然每次最終獲勝的都是他,但是“可以看得出來,他們都在進步”。
從8月以來,王史提芬就在香港訓練,對他來說,這里不僅離廣州很近,而且賽道跟亞運會的類似。“那兒的賽道我去看過了,跟香港的比較類似,所以在這里訓練算有點小優勢了,不過這個也屬于技術性的場地,所以還有很多技術上的準備工作要做。”
王史提芬說,他將在15日左右前往廣州,不過他的教練因為正在西班牙建一個訓練中心,所以他只能靠自己了。以往有教練在,他訓練完可以輕松躺下休息,分析思考都有教練呢,這次就要自己多動腦筋了。
不過,還會有一個“次專業”選手陪伴他。
王史提芬的女友——印尼姑娘麗薩也是個小輪車手,只不過是速降“專業”的。由于亞運會只設越野項目,所以麗薩參加不了亞運會,正好算是放了假,來香港陪男友備戰。他倆會一起去廣州,麗薩也許會在那里見證自己的男友成為亞運會男子小輪車冠軍第一人。
來源:新華網(記者 沈楠)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