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廣州亞運會即將拉開帷幕。在近60年的亞運歷史上,選擇一年中最后一季度舉行亞運會的占了一多半。天氣對舉辦運動會的時間設置影響很大。
15屆亞運會選擇最多的是12月舉行:開幕要看“天相”
亞運會舉辦時間一般都要選擇在舉辦地一年中氣候最“溫和”的時候,這樣不僅有利于比賽順利進行,也為運動員創造好成績掃清了不少障礙。
此前15屆亞運會,有12屆均選擇在9月至12月,選擇12月的就有5屆;此時大多數舉辦地溫度、濕度適中,適宜舉行比賽。以舉辦過四屆亞運會的泰國曼谷為例,由于屬熱帶季風氣候,雨季過后的11月至次年2月,雨量較少,陽光充足,所以第五、六、八和十三屆亞運會均選擇在12月舉行。4年前的多哈亞運會也選擇了在一年中最后一個月進行。而廣州則選擇了11月舉辦本屆比賽。
無獨有偶,過去9屆非洲運動會有6屆選擇在9月舉辦。相對于其他月份,這6屆的舉辦地此時的平均氣溫適中,降雨較少,適宜舉辦大型比賽。
40年不遇大雨:險釀“馬失前蹄”與騎手意外身亡
4年前的多哈亞運會開幕式上,運動員騎馬點燃火炬的創意令人稱奇,那匹馬登上點火臺前一個踉蹌,更是讓整個點火儀式扣人心弦。濕滑的斜坡則是“罪魁禍首”,平日里一向少雨的多哈在開幕式那天被一場大雨淋了個透,開幕式上一些表演也不得不因為大雨而取消。
開幕式后的天氣沒有太多好轉,許多比賽被迫改期,當月的降雨量是自1964年12月以來最多的。比賽開始前各方都在擔心體育場館以及基礎設施的建設能否及時完工,可到最后,惡劣的天氣成了讓組委會最頭疼的事情之一。
最不幸的事情發生在馬術賽場,12月7日,韓國馬術選手金亨七在比賽中不慎墜馬死亡,當時天下著雨,賽道濕滑。四十多年未見的極端雨水天氣,給多哈蒙上了陰影,這也是天氣惹得禍。
100多人專家隊伍助陣:廣州亞運氣象“興師動眾”
廣州亞運會自然也將天氣列入眾多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中。11月的廣州一般來說晴天較多,平均僅有5.4天會有降水,且多是小雨或中雨量級的降水,對比賽影響不大。
為了保障亞運期間比賽的順利進行,本次云集了162人的亞運氣象服務一線隊伍,其中從國家氣象中心、北京、香港天文臺、青島、廣西、海南、湖南、福建、江西等氣象部門借調外援專家11名,從廣東省內其他地市氣象局借調了21名氣象預報服務專家。
此外,有8000多個氣象站采集數據供亞運天氣預報使用,其中的自動氣象站每分鐘采集一次數據,從數據匯總完畢到供預報使用,整個環節僅需3分鐘。暑熱壓力指數儀、大型海洋氣象浮標、多普勒天氣雷達等一系列設備也已全部規模化集結到位,盡可能確保廣州亞運期間的氣象服務萬無一失。
來源:新華網(記者 史春東)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