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16:00-18:00,中心訓練場”;“10日,10:00-12:00,中心訓練場”;“11日,10:00-13:00,1號訓練場”……
亞運會網球比賽訓練場的安排表上,這些記錄屬于亞洲“一姐”李娜。
訓練場上,一抹亮麗的紅色始終牽引著大家的目光:戴著網球帽、扎著小辮的李娜正在驕陽下揮汗如雨,每次勢大力沉的擊球、角度刁鉆的底線回球都讓她的瑞典籍教練托馬斯拍手叫好。
11日上午10時,李娜按時來到比賽場地——廣東省奧林匹克網球中心進行訓練。這是她連續第三天來到訓練場。自8日抵達廣州與中國隊會合后,李娜訓練場場不落,每次都持續近三小時。
從發球、前場高壓球到底線回球,身穿紅色T恤衫、白色短褲、右膝纏著黑色繃帶的李娜專注于每一個技術動作,移動非常敏捷,擊球力量很大。她時而停下球拍,低頭思考;時而與場邊的丈夫兼教練姜山用武漢話交流。
秋季的廣州,天氣依然酷熱。當天烈日當頭,最高溫度達到29度。1小時的高強度訓練結束后,李娜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但體能似乎沒有任何衰減。換上一件灰色T恤衫,李娜來到另一塊訓練場進行訓練賽,國家隊派出沒有亞運任務的男隊員姜川給她作陪練。
老公客串球童
面對來自男陪練的大力發球,李娜在力量上絲毫不占下風,一次次把球大力殺向網對面的死角。站在場邊的姜山不停幫忙撿球,遞回到妻子手上。李娜打出的球迅捷有力,球路變化多端,打得姜山滿場“找球”,滿頭大汗。
“注意一下擊球點,可以靠前早點兒揮拍。”姜山站在李娜身后提醒她。
作為李娜背后的男人,姜山更愿意低調面對外界的關注。“還是不要采訪我了,我只是幫她撿球的。”面對記者的提問,姜山搖著頭,爽朗地笑著,不時把目光投向訓練場上的妻子。
撿球、幫著穿線換膠皮、每天留意天氣預報、協助外教托馬斯制定訓練計劃、戰術安排、“刺探”對手情報……這些都是姜山的任務,教練的職業習慣似乎已融入他細枝末節的動作里。
正是因為網球,李娜遇見了生命中的另一半——年少時的隊友姜山;也因為兩人的愛情,李娜的網球之旅沒有錯過那窗外美妙的風景。
談到這個一輩子的“陪練”,李娜曾說,“最困難的時候,總是他陪我一路走來,只要他在,我的心就定了。”每當疑惑或猶豫時,李娜總是習慣性的用眼光尋找場邊姜山的身影。
瑞典籍教練:李娜“無人能敵”
“打得好!”“加油!”“不可思議!“好球!”……每當李娜打出角度刁鉆的回球,站在場邊的瑞典籍教練托馬斯都會拍手稱贊。
北京奧運會后,這位瑞典名教頭成為李娜的私人教練。在他的幫助指導下,李娜的WTA排名一路上升,并在今年8月達到歷史性的世界第9位。
“李娜是個非常有天賦的球員,身體條件出眾,爆發性強,目前她身體已調整到最佳狀態。”托馬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盡管上周在WTA巴厘島總決賽中,李娜爆冷不敵日本名將伊達公子,但托馬斯對她信心十足:“那次失誤對她心理影響不大。李娜很看重亞運會,特別是想在家鄉球迷面前贏球。你能看到,她訓練非常刻苦。如果誰能在亞運會上擊敗她,我會很意外。”托馬斯笑著說。
今年是28歲的李娜職業生涯以來狀態最好的一個賽季,她在年初的澳網上力克大威,隨后在6月份的伯明翰草地賽上擊敗莎拉波娃獲得賽季首冠,在全英俱樂部上也再次闖入8強。
李娜的德國體能教練告訴記者,自己主要是幫助李娜進行恢復訓練和小肌肉群的鍛煉,這幾天著重加強了彈跳及腰腹等力量訓練。
“娜姐”熱情對“粉絲” 低調對媒體
李娜訓練時,一直有眾多志愿者“粉絲”在場邊安靜地觀看。直到李娜走到場邊,收拾東西準備離開,幾位志愿者按捺不住,想同她合影留念。
一位“粉絲”代表走到李娜身邊,忐忑地道出心愿。只見滿臉汗水的李娜笑著點點頭,同他一起走到場邊,與熱情的支持者合影,還滿足了簽名的要求,讓志愿者們興奮不已。
走出訓練場時,李娜禮貌地拒絕了記者的提問。12日,她還將繼續投入賽前訓練,為團體賽做最后的準備。
亞運會網球比賽將于13日正式開戰。李娜放棄了單打爭奪,只參加團體項目。據教練組成員透露,李娜將在團體賽中進行單打項目,每輪都會上場,力拼金牌。
來源:新華網(記者 譚晶晶)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