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000名觀眾左手四指并攏,右手握拳,集體抱拳禮等待著廣州亞運會首金得主袁曉超登上領獎臺。
不管是滿座的觀眾,還是超乎尋常的媒體關注,對本來比較“冷”的武術比賽而言,可謂“熱”得超乎尋常。
13日9時17分,袁曉超成功衛冕,奪得廣州亞運會武術男子長拳冠軍。這也是中國隊在本屆亞運會的首枚金牌。
最后上場的日本選手市來崎大佑被認為是袁曉超最大的競爭對手,他結束了約1分20秒的比賽后,場內一片寂靜。數千觀眾和媒體記者都瞪大眼睛,盯著賽場內的大屏幕。當“9.72”這個數字亮出來后,全場歡騰。此前,還在擔心袁曉超比賽中那個小失誤的觀眾終于放下心來,他們揮舞著國旗,敲打著加油棒,為袁曉超喝彩,祝賀中國隊奪得廣州亞運會首金。
在韓國選手呂海珍第一個上場后的1分多鐘時間里,來自韓國的觀眾賣力地為其叫好。比賽結束時,兩名韓國觀眾,臉上畫著韓國的國旗,手里拿著“Asian Fighting”的橫幅,操著韓語融入了中國觀眾的歡樂。顯然,誰拿金牌對喜歡武術、熱衷體育的觀眾來說,都是一樣的。
比賽結束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一個約80個坐席的發布廳顯得有點“吃緊”。面對這么龐大的記者隊伍,袁曉超說:“很有壓力,但也給了自己很大的動力,心里告訴自己要把最好的表演呈現給大家。”大會安排的提問時間同樣讓記者“意猶未盡”,在主持人兩次說完“這是最后一個問題”后,一直舉手的記者甚至跳起來爭取提問的機會,讓主持人不得不“心軟”地延長了發布會時間。
當各路記者準備返回主新聞中心時,我們再一次發現,穿梭巴士也沒有想到有如此多的記者到訪。志愿者一遍又一遍地通知記者,增派的車輛很快就到,請大家稍作等待。直到上午11時半最后一班車返回時,還有10多名記者留在工作室發稿子、傳照片、做電話連線。
來源:新華網(記者 葉前 趙仁偉)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