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保齡球項目及國家隊的艱難,崔偉紅禁不住三度落淚。然而,對于保齡球的未來,她堅信大難不死的保齡球“必有后福”,必將會迎來發展的“春天”。
早在開賽之前,廣州亞運會保齡球國家隊主教練王宏就告訴記者,廣州亞運會中國隊的目標就是實現獎牌的突破。然而,廣州亞運會開賽前兩日,中國隊在男子單打和女子單打中雙雙失去沖擊獎牌的機會。
談到保齡球項目及國家隊的困難,國家體育總局小球運動管理中心運動三部部長,廣州亞運會保齡球國家隊領隊崔偉紅,也即是保齡球項目的“掌門人”三度落淚。
“太艱辛了!集訓的途中好多次我想放棄,想說亞運會打成什么算什么了。但隊員們使我堅持了下來,不管怎么樣,這3年我們堅持過來了。”崔偉紅幾乎泣不成聲。
崔偉紅告訴記者,保齡球備戰亞運用了3年多時間,乍一聽似乎挺長,其實時間根本不夠。要培養出一個成熟的保齡球運動員,至少需要10年的打球時間,比賽至少也得5年以上的積累。而中國隊則是臨時拼湊起來的隊伍,一些隊員是從集訓時才開始真正接受系統的保齡球訓練。
崔偉紅認為,當前中國隊遭遇的挫折,是缺乏大賽經驗必須付出的代價。
保齡球在中國輝煌之后一蹶不振。2000年前,保齡球火遍大江南北,在那個保齡球道全部靠進口的年代,亞洲的總代理告訴崔偉紅,他不知道為何中國的保齡球如此瘋狂,廠家夜以繼日地加班,卻始終夠不上中國的需求。但2004年之后,保齡球長久地陷入低谷之中。
保齡球是否會漸漸地消亡?對此,崔偉紅表示反對。“既然(20)04、05年的‘寒冬’凍不死保齡球,就證明它是有頑強的生命力的。雖然速度緩慢,但現在在一些二三線城市已有復蘇的跡象,未來保齡球一定能夠找到自己的‘春天’的。”崔偉紅說。
來源:新華網(記者 吳濤)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