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2日的公路自行車賽場上出現了一次“成績風波”,率先到達終點的韓國隊員樸晟伯因為沖刺時變線,被裁判團判為犯規,與他幾乎同時撞線的香港隊員黃金寶因此獲得冠軍。
樸晟伯與黃金寶處于大團沖刺的最前方,兩人幾乎同時撞線,但從電子顯示屏上看,樸晟伯以非常微弱的優勢領先黃金寶,因此樸晟伯應該是冠軍。但很快裁判團在慢鏡頭回放中發現,樸晟伯在終點沖刺時改變方向騎行,客觀上造成擠壓黃金寶,導致黃金寶只能改變路線沖刺,因此存在犯規現象,被降級排在最后一名。
“公路自行車比賽規定,任何運動員不能在終點沖刺時改變路線,改變只能是一般的改變,而他是用特殊的方法擠壓阿寶的位置,產生了阿寶終點沖刺前向旁邊移動,而且移過了中間的黃線了,移動的幅度就很大,理論上是犯規,但裁判會不會判犯規,我不知道。但我們尊重裁判,要看最后裁判判的結果。”香港隊主教練沈金康在裁判團做最終裁決期間對記者說。
韓國公路自行車主教練都殷哲對判罰并不接受,他通過翻譯表示,對于這種他們不能接受,雖然有這樣的規定終點沖刺必須直行,但兩名運動員沒有發生身體接觸,但是裁判團說韓國隊員犯規,他實在無法理解。
裁判團成員、國際裁判邱基金說:“因為韓國選手在領先位置的時候,改變最后沖刺的線路影響了對手,按照公路賽規定,選手終點沖刺過程中必須保持原騎行路線,如果沒有保持騎行線路而挪開,影響到了對手就要判,如果沒有影響對手,即使方位移了也沒有關系。但不能說有身體接觸才算犯規,但最終必須要有證據,而這一段攝像機有拍到。”
當日比賽的裁判團主席、日籍裁判林達夫解釋說:“最終沖刺,他(樸晟伯)沒有按照騎行路線,而是有所改變,當時所有的運動員都在向前沖刺,這時那位香港隊員(黃金寶)從后面趕上來,然后前面的韓國運動員(樸晟伯)想把香港隊員(黃金寶)弄到一邊,就改變路線往左偏,移過去了差不多5米。”
“即使沒有身體接觸,但他造成了香港隊員的被迫移動,所以判罰與身體接觸與否無關。”林達夫說。
來源:新華網(記者 王雁霖)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