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廣州亞運會男子百米短跑金牌后,廣西北海小伙勞義在家鄉掀起一股旋風,而他與啟蒙教練馬升界之間,不僅因為教練的慧眼識才,更因堪比父子情深的感情,受到家鄉父老的稱贊。
現就職于北海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馬升界畢業于上海體育學院,2004年的一天,肩負學校參加職校運動會選拔人才任務的馬升界和范福華,通過簡單測試,在北海合浦縣西場四中發現了正在讀初三的勞義。
“雖然勞義當時的成績和普通學生沒有什么兩樣,且體型偏瘦,但我感覺他的關節和肌肉群都比較特殊,是個練習短跑的好苗子”馬升界說。于是,馬升界堅持把勞義招到學校的體育綜合班,開始對他進行系統訓練。
雖然勞義吃苦耐勞的精神獲得師生的一致贊揚,但因為家庭里面種種制約因素,勞義一度產生退學的念頭。情急之下,馬升界向學校提出,勞義是難得的體育苗子,希望學校采取措施將其留下。于是,北海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決定免除勞義的學費,并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助。
隨后,馬升界老師家里的餐桌上,也多了一個外來的學生。
“兩人的關系就像父子一般親密”。北海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校長包建明說。因為成績進步很快,2006年,勞義被調到廣西隊。
經歷被稱為“中國男人最激情一戰”,成為亞洲新飛人之后,勞義第一時間打電話給自己的啟蒙老師,和老師一起分享了成功的喜悅。
來源:新華網(記者 閆祥嶺) 編輯:寧波